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乱王孙泣路隅,时平野老醉相扶。
种桤正可三年大,爱竹何曾一日无。
细路迢迢上云雨,轻舟渺渺入菰蒲。
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
这首诗描绘的是战乱之后社会变迁的场景。首句"世乱王孙泣路隅",通过"王孙"和"泣",展现出战乱时期贵族子弟流离失所的悲凉。"时平野老醉相扶"则转而描绘和平时期,农夫们在田间畅饮欢庆的场景,对比鲜明。
"种桤正可三年大,爱竹何曾一日无"两句,诗人以种树和爱竹的生活细节,寓言国家和社会的恢复与希望,暗示时间虽长,但未来可期。
"细路迢迢上云雨,轻舟渺渺入菰蒲",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田园风光,小路蜿蜒,舟行水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暮归剩欲谈幽胜,安得丹青为作图",表达了诗人渴望将这山中美景和内心的宁静记录下来,却遗憾无法用画笔描绘,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老惫生如寄,春寒梦亦孤。
灯花时自坠,枭语迭相呼。
万里书难得,三年病未苏。
窗深不知晓,但觉动林乌。
客向灯前老,愁从枕上生。
雨声添好睡,花气散馀酲。
旧事谈谁听,新诗鍊不成。
惟当速归老,邻父待同耕。
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寓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
狼藉残花满地红,拥衾孤梦雨声中。
人生十事九堪叹,春色三分二已空。
但有老盆倾浊酒,不辞衰鬓对青铜。
长贫博得身强健,久矣无心咎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