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

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元气弥漫在水面之上,深深的却不再流动。
春风拂过,满眼绿色延展到徐州。
作为客人难以心满意足,遇见你才得以暂时游玩。
沿着白蘋花丛漫步,傍晚时分乘舟于沧浪江边。
渡口上月亮升起,林西边雨滴渐停。
水云湿润未干,沙滩上的鹤鸣声相互挽留。
暂且学习严子陵的隐居生活,忘却世俗忧虑。
这其中有深远的意味,并非只为垂钓而来的。

注释

元气:宇宙生命力。
沈沈:深深。
春风:和煦的春风。
映带:映照、延伸。
为客:作为旅人。
逢君:遇见你。
夤缘:顺着。
白蘋:水生植物。
沧浪舟:沧浪江上的小船。
渡口:码头。
残雨:余下的雨水。
沙鹤:沙滩上的鹤。
相留:相互停留。
子陵:严子陵,古代隐士。
隐:隐居。
生事:世事。
忧:忧虑。
钓鱼钩:比喻追求名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面,诗人以静谧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首句“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形象地描述了湖水的深邃与平静,似乎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着,“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广阔景致,诗人以“映带至徐州”来表达自然之美的无边界感。这里的“春风”不仅是季节的写照,更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则流露出诗人的旅途孤独和偶遇知音的喜悦。他们在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致中相聚,是一场短暂而温馨的邂逅。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边徜徉的情景,“夤缘”一词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感,而“日暮沧浪舟”则增添了一丝时间流逝的哀愁。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写出了夜幕降临时分界线明晰的景象。“渡口微月进”捕捉了月亮渐渐升起的瞬间,而“林西残雨收”则是对自然细腻之处的观察。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即便行程结束,但心中仍保有那份湿润与温暖,以及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最后,“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自然来净化心灵、忘却尘世烦恼的心愿。这里,“子陵隐”指的是古代隐逸者庄周的高风亮节,而“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则强调了诗人寻找内心宁静的决心,不仅仅是为了捕捉到外在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和中丞出使恩命过终南别业

不过林园久,多因宠遇偏。

故山长寂寂,春草过年年。

花待朝衣间,云迎驿骑连。

松萝深旧閤,樵木散闲田。

拜阙贪摇佩,看琴懒更弦。

君恩催早入,已梦傅岩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

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

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

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窗闻汉宫漏,家识杜陵源。

献替常焚藁,优闲独对萱。

花香逐荀令,草色对王孙。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江湖难自退,明主托元元。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

便道访情亲,东方千骑尘。

禁深分直夜,地远独行春。

绛阙辞明主,沧洲识近臣。

云山随候吏,鸡犬逐归人。

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

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