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田道中

阵阵西风吹客舟,葛衣清爽暑初收。

青山两岸半含雨,绿树一江都未秋。

湖海每凭辰北望,岁华无奈水东流。

行藏寂寞频看镜,勋业何时愿始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林廷玉的《黄田道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黄田道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阵阵西风吹客舟,葛衣清爽暑初收”,开篇即以西风起兴,描绘出一幅秋风送爽的画面。西风不仅吹动了客舟,也吹走了夏日的炎热,让穿着葛衣的诗人感到格外清爽。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

颔联“青山两岸半含雨,绿树一江都未秋”,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青山与绿水相映成趣,半山半水间似乎还带着雨意,而绿树覆盖的一江水面上,还未显露出秋天的痕迹。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颈联“湖海每凭辰北望,岁华无奈水东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每当夜幕降临,诗人总会北望湖海,寄托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然而,岁月如同东流之水,无法阻挡,这种矛盾的心情,体现了诗人既渴望探索未知,又感叹时光易逝的复杂心态。

尾联“行藏寂寞频看镜,勋业何时愿始酬”,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孤独的旅途中,诗人常常对着镜子自省,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未来的功业。他渴望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何时才能如愿以偿,却成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这一联将个人的追求与现实的困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视角,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

林廷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 号:南涧翁
  • 生卒年:1483

相关古诗词

淮安即事

淮水汤汤不尽头,金城雄峙水安流。

帆樯晚趁人烟岸,鸿雁冬依薍荻洲。

桂馆连云迷望景,凤箫吹月蔼高楼。

西风拂拂寒光薄,到处朱帘不上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无题次刘钦谟韵

帘栊摇曳五更风,起看长庚已在东。

杨柳暮烟隋别馆,梧桐夜雨汉离宫。

云低伏枕愁梳绿,尘满香奁懒傅红。

又是一春虚负却,几声啼鸟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沙溪道中

阿伧日日醉仙螺,春兴毰毸可奈何。

水漫溪桥分绿远,鸟来山坞落红多。

东风吹柳千村静,丽日行天六幕和。

老我得归尘虑息,也随樵叟学山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正德辛未八月曾宿大安有诗糊粘于壁今次其韵

松阴满地昼庭空,高卷朱帘许燕通。

旅兴总归山色外,春光半在鸟声中。

苔荒石径千家雨,花落瑶阶几树红。

峭壁四时烟不断,却因何事叹飘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