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故交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

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

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

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

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

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洁白的玉璧众人寻求瑕疵,纯白的丝线容易染上污点。
奔波万里后回到家乡,家中的长辈已经离世已久。
内心的愤怒满溢胸怀,悲伤的情绪突然超越了界限。
想到你从此消失在人世,黄泉之下又有谁能倾诉你的苦难。
一旦被时事所触动,岂只是为了平生的故人。
只见荒凉的丘陵和原野,野草上的露珠映着朝阳。

注释

白璧:比喻完美无瑕的事物。
瑕:缺点,瑕疵。
素丝:比喻纯洁无暇的人或事物。
易成污:容易受到污染。
万里颠沛:形容长途跋涉,生活困苦。
高堂:指父母或长辈。
长暮:象征死亡或长久的黑暗。
积愤:累积的愤怒。
盈抱:满溢,形容情绪强烈。
缠哀:深重的悲哀。
逾度:超过限度。
念子:想念你,指逝去的人。
黄泉:阴间,指人死亡。
竟谁诉:到底能向谁倾诉。
时事感: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感受。
岂独:岂止,不仅仅是。
平生故:平生的朋友或故人。
荒丘原:荒芜的山丘和原野。
野草涂朝露:野草上的露水,象征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悲故交》。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念。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世间物欲横流、名誉难以保持纯洁的现实。白璧象征着完美无暇,而众人却在追求中发现了瑕疵;素丝原本洁白,却容易被污染。

"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时光飞逝、岁月匆匆的感觉。万里之远的旅程已经结束,而归来时发现家中的高堂(意指家庭或故土)已经被暮色笼罩,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和哀愁,这些情绪在胸中积累,变得难以忍受。

"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 这里“念子”可能指的是怀念逝去的亲友或故人,从此以后再无相见之日。而“黄泉”是古代对死后的世界的称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悲伤。

"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 这句话说明这不是仅仅因为个人经历而产生的情感,而是因为时代变迁、世事无常所引发的共鸣。

最后两句“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则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荒丘和野草在晨露中湿润,这里没有了人间的情感交织,只剩下大自然的宁静与孤寂,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是深厚的情谊也终将随时间而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和情感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

宰邑分甸服,夙驾朝上京。

是时当暮春,休沐集友生。

抗志青云表,俱践高世名。

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

良游昔所希,累宴夜复明。

晨露含瑶琴,夕风殒素英。

一旦遵归路,伏轼出京城。

谁言再念别,忽若千里行。

闲閤寡喧讼,端居结幽情。

况兹昼方永,展转何由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棕榈蝇拂歌

棕榈为拂登君席,青蝇掩乱飞四壁。

文如轻罗散如发,马尾氂牛不能絜。

柄出湘江之竹碧玉寒,上有纤罗萦缕寻未绝。

左挥右洒繁暑清,孤松一枝风有声。

丽人纨素可怜色,安能点白还为黑。

形式: 古风

温泉行

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

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北风惨惨投温泉,忽忆先皇游幸年。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廛。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朝廷无事共欢燕,美人丝管从九天。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今来萧瑟万井空,唯见苍山起烟雾。

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弊裘羸马冻欲死,赖遇主人杯酒多。

形式: 古风

游龙门香山泉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

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