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香山泉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

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丽的山水自然令人陶醉,游玩的人早已忘记了烦恼。
清澈的泉水更加幽深独特,让人留连忘返,欣赏爱护之情难以离去。
泉水潺潺流过幽静的石阶,环绕着美好的树木。
水流忽然转向不同的方向,最终又汇合在一起注入一处。
手持羽觞自得其乐,整日都沉浸在这份乐趣中。
灵草散发出时有时无的香气,仙境般的地方不知在何处。
期待在满月之时,再次携手来此游玩。

注释

山水:指自然风景。
游人:游玩的人。
忘虑:忘记忧虑。
碧泉:清澈的泉水。
幽绝:极其幽静。
幽磴:幽深的石阶。
嘉树:美好的树木。
殊流:不同的水流。
归泓:汇集的水流。
羽觞:古代的一种酒器。
延趣:延长了的乐趣。
灵草:有灵气的草。
仙源:仙境。
圆月:满月。
游寓:游玩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开篇即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派清新脱俗的山水景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大自然面前心境的宁静与淡泊。"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则进一步描写了泉水的清澈与深邃,以及诗人对之不能自拔的情感。

接下来的"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和"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两句,更是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泉水流过岩石、绕树而行以及其间涌动变化的姿态,展现了自然界中水的生命力与美感。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一句,则描写诗人在这山清水秀之地,用酒杯舀水饮用,自得其乐,悠然自得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享受。

而"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两句,又以神秘的笔触描绘出一种超自然的美妙场景,传递了诗人对于未知和幻想世界的向往。

最后的"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下一次明月高挂之时,再次携手亲朋好友回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继续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活之乐以及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游灵岩寺

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不知临绝槛,乃见西江流。

吴岫分烟景,楚甸散林丘。

方悟关塞眇,重轸故园愁。

闻钟戒归骑,憩涧惜良游。

地疏泉谷狭,春深草木稠。

兹焉赏未极,清景期杪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南斋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

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

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形式: 古风

游琅琊山寺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褥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日暮游清池,疏林罗高天。

馀绿飘霜露,夕气变风烟。

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一展私姻礼,屡叹芳樽前。

感往在兹会,伤离属颓年。

明晨复云去,且愿此流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