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山房韵寄李郎中

世路悠悠水上萍,相看谁与眼长青。

千年彝鼎观勋业,一代图球见典型。

谩道石能生白璧,自知竹已化青宁。

绝怜驿路梅花句,肯落空江杜若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世间的道路漫长如水上浮萍,相互看着,谁能长久相伴?
千年的彝族铜器见证了功绩,一代的图腾球展现了典范。
别说什么石头能孕育出白璧,自知竹子也能转化为青翠宁静。
特别怜爱那驿站路上的梅花诗句,怎肯让它落在空寂的江边杜若洲上。

注释

悠悠:形容路途遥远或世事变化无常。
相看:互相注视,这里指相互陪伴。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青铜器,象征着功绩和历史。
典型:模范或代表,这里指代典范的事物。
谩道:徒然说,表示不切实际的言论。
化青宁:转化为青翠宁静,比喻竹子的生长过程。
驿路: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道路。
杜若汀:杜若是一种水生植物,汀指水边平地,这里指江边草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和方山房韵寄李郎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深厚与怀旧之情的诗作。

首句“世路悠悠水上萍”以水上萍草比喻人生漂泊不定,世事无常,流转如同萍草随波逐流。接下来的“相看谁与眼长青”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长存,如同眼睛中的明镜般清澈。

其次,“千年彝鼎观勋业,一代图球见典型”通过古代彝鼎和图书的比喻,强调了文化传承与历史典范的重要性。彝鼎象征着古代文明,而一代图书则代表了时代的智慧结晶。

紧接着,“谩道石能生白璧,自知竹已化青宁”中,诗人通过石头能够孕育出美丽珍珠以及竹子化作青色岩石的意象,表达了物我两忘、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哲理。

末尾,“绝怜驿路梅花句,肯落空江杜若汀”则描绘了一幅边塞孤寂之景。诗人对驿道上的梅花怀有深情,而对于空旷的大江与远离尘世的隐者杜若(杜甫)也表达了赞赏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多层面的意象和对自然、历史、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和方耜岩见寄

世事兴亡转脚跟,长安处处战场尘。

种桃一去非秦世,采菊犹传有晋人。

已矣覆蕉成梦鹿,谁欤被发趁骑麟。

千年尚记辽东路,肯向城头访旧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牛知事

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

单车载月来林下,樽酒移春入座边。

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

从君去后柴门闭,惟有閒云绕屋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王石涧儒免韵

鸮林何处听遗音,三叹斯文试共论。

梁木梦非千圣往,瓜丘烟断六经存。

悠悠沧海东流远,耿耿中天北极尊。

吾道未亡邹鲁在,肯教失脚落他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王德甫见寿二律(其一)

百年閒梦寄山窝,世态人情任唯阿。

竹裹贞心经岁老,梅开白眼看人多。

身从野叟分樵牧,莫遣山灵扫桂萝。

黄阁朱崖身外事,一蓑牛背夕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