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子歌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淮南的小山名叫白毫子,它坐落在淮南的山间。
夜晚我躺在松树下,清晨以石中的精华为食。
小山绵延直到江边,碧绿的山峰倒映着绿水。
我与白毫子相伴,独自品饮美酒流霞杯。
我在青苔上抚琴赏花,绿萝树下春风吹过。
南窗传来萧瑟的松涛声,倚崖静听让人心灵清净。
虽能想象其景,却未能亲身经历。
八公携手升入仙云,只留下桂树让人惆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道士白毫子在淮南小山的生活情景。"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为伴的仙风道骨。"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则描写了淮南小山的秀丽景色和蜿蜒曲折的地形。

诗人与白毫子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拂花弄琴坐青苔"展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绿萝树下春风来"则捕捉了春日里清新宜人的景象。"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中的"南窗"和"凭崖"都指代高处,通过倾听松声,表达了一种净化心灵的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可得见,未得亲。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则流露出一种对超凡脱俗之人的向往和留恋,以及对无法真正达到那种境界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八公"可能是指李白自己,因为他常自称"谪仙人",而"五云"则象征着高远和仙界。"空馀桂树愁杀人"中的"桂树"又带有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超脱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示金陵子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

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形式: 古风

兴唐寺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蘖木划断云,高峰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形式: 古风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

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

愿言弄倒景,从此鍊真骨。

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一)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