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友游杨氏池上呼王隐居小饮晚登书台(其二)

台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

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

地闲芳草积,树暗怪禽呼。

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

形式: 古风

翻译

台山仿佛在召唤人,坐落在城南的一角特别突出。
我满怀兴致前来,不畏石阶弯曲难行。
一直登上最高峰,眼前景象广阔无垠,仿佛万丈深渊。
永远怀念那位旧时刺史,他在这里戴着儒冠研读诗书。
最终他带着官印归乡,荣耀照亮了整个村庄。
世间人事反复无常,百年光阴转瞬即逝。
大地宁静,芳草丛生,树木幽深,怪异的鸟儿鸣叫。
只留下美好的书名,永远与这座山同在。

注释

台山:指代一座山。
招人:吸引人的样子。
突兀:突然出现,高耸。
佳兴:美好的心情。
石磴:石头台阶。
孤绝顶:最高峰。
局局:形容广大无边。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绶带,象征权力和荣誉。
乡闾:家乡,村落。
反覆:反复,变化无常。
须臾:极短的时间。
地闲:地势开阔。
芳草积:茂盛的花草。
怪禽:奇异的鸟。
好书名:著名的书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游览之乐趣,以及对古时学者隐居生活的向往。台山如同在招呼行人,突兀城南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不畏艰险的情怀。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写出了攀登高峰所感受到的辽阔与壮丽。"永怀旧刺史,儒冠此研书"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学问的深厚情感及敬仰之心。

"竟以印绶归,荣光烛乡闾"可能暗示了诗人在游览后带着满足与骄傲回到家乡。接下来的"世事几反覆,百年等须臾"则是对世事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地闲芳草积,树暗怪禽呼"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而"空留好书名,永与此山俱"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成就能够长存,与这座山共存。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宽广,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出了一种对自然、历史和学问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隋山

天彭对峙辟两门,群山左右争骏奔。

金城中间作几案,大隋踞坐何其尊。

境胜地灵谁敢宅,古佛来自东家村。

结茅三间初未暇,一庵聊寄枯木根。

缁徒骈拥助薪水,王侯渐次迂华轩。

玩月峰深崇栋宇,瀑布岩冷清心魂。

至今西南推望刹,十世说法云仍孙。

病夫垂老寡所嗜,独于要妙欲细论。

当时戏出随他语,坐断报化转乾坤。

迩来衲子多异解,白玉面上加瘢痕。

山蔬煮饼姑恣饱,云气漠漠连黄昏。

空堂附火耿不寐,听彻猿鸟迎朝暾。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大雷雨中舟过苍溪怀杜子美

疾雷欲破岳,疾风欲翻海。昏昏云气中,稍辨□?嵬。

飘雨杂飞雹,蓬屋响珠琲。

舟子纷相呼,□篙入旁汇。

罅漏何所避,庶几无大悔。

万钧寄弱缆,掣断危可待。

过午天气佳,起视江浼浼。

书生强游衍,有神司其罪。

不见少陵翁,苍溪遗句在。

我老更可憎,比翁穷十倍。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送王逸

□□□□□,□□□□□。

□□□□□,□□□□□。

□□□□□,□□□□□。

□□□□□,□我离别胸。

文字子所负,腾踏会有逢。

勿使豪迈气,衰飒随霜蓬。

或歌归去来,徒为白发翁。

男儿富事业,高名配华嵩。

形式: 古风

中秋大雨

痴情爱佳月,乐事期中秋。

造物故相戏,不遣金波流。

玄云如涂墨,急雨欲涨沟。

瞑色暗无际,壮声浩莫收。

揖谢云雨师,努力勿罢休。

归来坐书室,杯酒自献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