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夏秀才

轩车紫陌竞寻春,独掩衡门病起身。

步月怕伤三径藓,取琴因拂一床尘。

明时傥有丹枝分,青鉴从他素发新。

况是青云知己在,原思生计莫忧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贵族们的车辆在春天的道路上争先恐后地寻找美景,我独自一人打开门,因为生病而起身。
我走在月光下,担心会踩伤小径上的苔藓,拿起琴来,擦拭上面积起的灰尘。
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许能分得一枝红杏,镜子中映照出我虽然满头白发却依然清新。
更何况我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青云之上,不必担忧生活的困苦和贫穷。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寻找,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安慰。诗人通过轩车在紫陌上竞相寻觅春色,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独自一人掩门静坐,以至于身体感到不适而不得不起身。

“步月怕伤三径藓”一句,则是诗人在夜晚漫步时,因担心踩坏庭院中的苔藓草,而小心翼翼。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惜,也隐含着他内心的细腻与温柔。

“取琴因拂一床尘”表明诗人在闲适中寻找乐趣,他拿起琴来弹奏,同时也无意间拂去琴上的尘埃。这既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瞬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明时傥有丹枝分”则是在说清晨时分,偶尔有丹桂花瓣飘落,这里暗示了一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出现的情景。接着“青鉴从他素发新”可能是比喻诗人心灵的纯净和对事物新的认识,从一个干净的心态出发,去感受世界。

最后两句“况是青云知己在,原思生计莫忧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他选择不再忧虑,因为他相信有真挚的朋友相伴,就能找到生活的出路和新的生计。这里“青云知己”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精神上的沟通与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安慰,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赠海上书记张济员外

鹏霄休叹志难伸,贫病虽萦道且存。

阮瑀不能专笔砚,嵇康唯要乐琴尊。

春风满院空欹枕,芳草侵阶独闭门。

剑有尘埃书有蠹,昔年心事共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海上观音院文依上人

烟霞海边寺,高卧出门慵。

白日少来客,清风生古松。

虚窗从燕入,坏屐任苔封。

几度陪师话,相留到暮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赠致仕沈彬郎中

自言婚嫁毕,尘事不关心。

老去诗魔在,春来酒病深。

山翁期采药,海月伴鸣琴。

多谢维舟处,相留接静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谦明上人

虽寄上都眠竹寺,逸情终忆白云端。

闲登钟阜林泉晚,梦去沃洲风雨寒。

新试茶经煎有兴,旧婴诗病舍终难。

常闻秋夕多无寐,月在高台独凭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