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喻,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动静结合、无为而治的哲理。首句“锯解秤锤浑似铁”以夸张的手法,将锯解后的秤锤比作坚硬的铁,暗示事物的本质不易改变,需要通过智慧和努力去理解。次句“大愚老子曾饶舌”则以“大愚”反衬“老子”的智慧,通过“曾饶舌”表达言说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言语与智慧关系的思考。
后两句“水流涧下太忙生,云在岭头闲不彻”,进一步描绘了水与云的不同状态。水在涧下奔流不息,象征着忙碌与追求;云在岭头悠闲自在,象征着宁静与超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忙碌并非全然不好,但过分的追求可能会让人失去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云的悠闲自在,提醒人们在忙碌之余,也要学会放松,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哲学,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艺术性,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