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十六首(其七十四)

杨歧老人锁口诀,万里长城一条铁。

斫牌禅客知到来,不动金锤脑门裂。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以“颂古七十六首”为系列,由宋代僧人释士圭所作,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手法,展现了禅宗的智慧与深邃。

首句“杨歧老人锁口诀”,以杨歧山的老人形象,象征着禅宗的智慧与传承,老人锁口诀,意味着深藏不露,需要悟性与机缘才能领悟其中奥义。这一句既是对禅宗传统的致敬,也暗示了佛法的精妙与难以言传。

“万里长城一条铁”则以长城的坚固与不朽,比喻佛法的永恒与强大,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象征着力量与坚韧,这里用来形容佛法,表达了佛法对于人心灵的保护与指引,如同长城般坚不可摧。

接下来,“斫牌禅客知到来”中的“斫牌”可能是指禅宗中的一种仪式或象征,暗示着禅者通过特定的方式感知到另一位禅者的到来,这体现了禅宗中对于心灵感应与内在觉知的高度重视。

“不动金锤脑门裂”则是对前文的深化与转折,通过“不动金锤”的形象,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即使面对强大的外在挑战(“脑门裂”),内心依然保持不动如山,展现出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坚定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邃与智慧,以及佛法对于个人心灵成长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阐述与赞美。

收录诗词(53)

释士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九十六)

口是祸门,电激雷奔。娑竭出海,震动乾坤。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游海云山

渺渺天宇初,便复有此山。

清晨及兹游,遐想百代前。

来者几何人,当时各为欢。

淑质扬妙舞,哀丝递清弹。

乐事坐如昨,芳岁已屡殚。

向来所游人,落叶不复还。

迥然散远目,感之为长叹。

竹林遥旧所,鹊巢岂昔眠。

念谁常久存,而不任所缘。

破涕聊一怡,山川却萋妍。

未知后世事,谁复当来旋。

形式: 古风

过府学遂谒文翁堂

绿荻负幽隐,高槐泛轻凉。

各誇一时好,披风互低昂。

讵知五月中,微阴忽催黄。

我行鲁侯宫,独谒文翁堂。

若人骨已朽,道在斯不忘。

遂令蜀文章,照耀日月旁。

世事俱腐臭,斯文真久长。

靡颓能几时,萧条翳墟荒。

富贵岂不好,千载同一场。

三叹过泮宫,抚已涕自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清晓坐四天王院

杳杳天宇凉,月坠星亦稀。

朝晖下檐隙,远色开林扉。

寂坐无物役,隐几或在斯。

旷焉耳目清,拟觉形神归。

溷世迹若近,抱冲心独微。

故殿经几年,何人所摹规。

当时亦姱嫭,作者良已罢。

快意取一好,于身亮何私。

不知壮观地,徒使来者悲。

坐顷又成昔,安知今是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