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莫说南朝胜概繁,祗今近郭已江村。

台荒浪纪曼花坠,事往空馀古意存。

瓯缺正缘轻纳景,鼎分谁谓不如孙。

滔滔千载兴亡恨,尽付凭栏对月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不要说南朝的繁华景象多么繁盛,如今靠近城郭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江边村落。
昔日的高台荒芜,只有零落的花朵和历史的痕迹留存,往事如烟,只剩古人的意境。
瓯杯残缺是因为轻易地接纳了时光,宝鼎分裂,谁能说它不如孙权的明智之举。
千年的兴衰更迭,满含的哀愁与遗憾,都只能在倚栏望月时借酒浇愁。

注释

胜概:繁荣景象。
近郭:靠近城墙的地方。
浪纪:荒废的历史。
纳景:接纳时光流逝。
不如孙:不如孙权的决策。
滔滔:形容时间长、连续不断。
凭栏:倚靠栏杆。
对月樽:对着月亮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朝遗址荒废、时光荏苒的画面。开篇“莫说南朝胜概繁,祗今近郭已江村”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繁华已逝去的无奈感受和现实中的平淡生活对比。随后“台荒浪纪曼花坠,事往空馀古意存”进一步描绘出一幅荒废的台榭、长满花草以及历史遗迹的图景,其中“事往空馀古意存”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深沉感慨。

接着,“瓯缺正缘轻纳景,鼎分谁谓不如孙”两句中,“瓯缺”指的是残破之物,比喻历史的断裂;“鼎分”则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于现实与过去无法比较的无奈,以及对于个人能力或成就难以与先贤相提并论的自谦。

最后,“滔滔千载兴亡恨,尽付凭栏对月樽”则是诗人将积累多时的哀伤和历史的变迁寄托于对月饮酒的情景之中。这里“滔滔千载兴亡恨”概括了长久以来的历史沧桑与个人的情感积淀,而“尽付凭栏对月樽”则是诗人将这份哀伤和怀旧之情,通过对酒的享受来缓解。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哀愁与无奈。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帝城(其一)

帝城那得见秋容,秋在三吴泽国中。

芦未著霜花已白,蓼宜近水影偏红。

一行落雁低南浦,万点栖鸦起北风。

安得画师模此景,钓鱼矶上著诗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帝城(其二)

半年再作华亭客,每喜轻帆得顺风。

白水涵秋千顷净,清霜粲晓万山空。

暂时放浪如尘外,忆昨经过似梦中。

浊酒三杯眠未熟,不能平处枕边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相公新创云山观于州治之东诗以颂之

华榱胜概实相兼,却笑滕王诧栋帘。

海内一云高出岫,江南列嶂杳平檐。

作霖锡命宜爰立,维石兴歌正具瞻。

寰宇固应同德宇,共期羹鼎试梅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送戴式之自越游江西

石屏峰下孤吟客,吟到头童更苦吟。

四海江山多识面,百年人物半知心。

诗于唐米偶先后,较以杜韦无古今。

容易相逢容易别,不堪回首白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