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偈颂之一,以极其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水流湿,火就燥",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现象来比喻世间万物的相互关系:水性趋下,遇物则润,象征着阴柔与湿润;火性炽热,遇物则干,象征着阳刚与干燥。这两句揭示了对立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临安纸贵,一状领过",这里将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的繁华与官府文书的繁忙联系起来,暗示了社会的浮躁和官场的忙碌。"一状领过",意指一份公文或申请快速通过,形象地描绘出当时行政效率之高,也可能暗含对官僚主义的讽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