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即海印寺中有镜光二阁今废为内教场

赤帝开基日,摩腾入汉来。

仪天开别宇,凿沼起层台。

青雀翻妆镜,长鲸隐渡杯。

化城俄易怆,玄象迭相催。

猎骑呼鹰去,游人射雉回。

摩尼长不灭,累劫照沉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大慈恩寺即海印寺中有镜光二阁今废为内教场》描绘了大慈恩寺中曾经的辉煌景象。首句“赤帝开基日”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可能与神话中的赤帝有关。摩腾入汉来,提及的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可能是对寺中僧侣或佛法传播的象征。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仪天开别宇,凿沼起层台”,展现了寺庙宏大的建筑规模和精致的设计,如殿堂和池塘,以及高耸的楼阁。诗人运用“青雀翻妆镜”和“长鲸隐渡杯”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镜子般的水面和倒影,以及池塘的深邃。

“化城俄易怆,玄象迭相催”表达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沧桑感,以及自然现象的更迭。随后,“猎骑呼鹰去,游人射雉回”则描绘了世俗生活的片段,与寺庙的宁静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摩尼长不灭,累劫照沉灰”寓意深远,摩尼珠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不朽,即使历经劫难也能照亮世人的心灵,如同沉灰中的光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慈恩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有对佛法恒久价值的赞美。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鹫峰寺本唐淤河寺傍有贞观刻心经后殿卧佛一躯甚伟

幻身何处现,此地借清凉。

大梦成蕉鹿,千秋阅海桑。

碑犹贞观列,河已拔提荒。

欲问迷津者,何如选佛场。

息心驱害马,失路有亡羊。

达者应齐契,宁论滞异方。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紫芝堂十六韵为太仆何石川公作

迈种徵名世,灵芝茁卧园。

稍披珠网出,渐觉紫烟屯。

斐亹明如月,□□□□□。

瑶光分秀气,仙露灌灵根。

芬馥连三径,琳琅萃一门。

挥金归日乐,数马古风存。

故里常怀绂,茅檐或负暄。

户庭图海岳,舟楫载琴尊。

稍證玄中秘,还从河上言。

目能窥竹简,身自却蒲轮。

国以人为瑞,家因义作藩。

奇龄开九帙,娱老弄诸孙。

草木文章贲,经纶雨露繁。

授书时已晚,同闬道弥敦。

蒲柳怜衰质,樗材滥曲辕。

长歌随羽翼,难忘汉宫恩。

形式: 排律

李季常汪公干移居北园和季常

匡济知无术,年来学闭关。

清时难再得,白发任相拚。

龙卧无高辙,鸡栖止半间。

未论今日是,谁喜一生閒。

北户凉初入,南营静可扳。

圜中脩净业,城里见青山。

但取襟期在,宁知步履艰。

应门期独鹤,策杖代双鬟。

酒自赊来得,书从借不还。

栖迟惭下榻,谈笑得开颜。

更喜新诗就,烦君细细删。

形式: 排律

象教精舍

三昧神僧火,烧残有坏身。

浮生同瞥电,世界一微尘。

幻作元非有,归空亦未真。

益豪谁见相,减胛为留神。

震旦符初志,匡庐感宿因。

缄縢传大令,膜拜走王人。

鸠杖升莲座,田衣称氎巾。

一时多妙说,舍筏怅迷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