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丰台菊花零落同槐卢粹父泥饮丛祠倚此索和

弯环十八,是丹凤城西,卖花村路。旧游忆否。

又苍烟偷换,秾春歌舞。好约来迟,一片秋声在树。

自凝伫。叹著意访秋,秋转无据。酾酒重吊古。

记往日词人,醉香深坞。

远山翠缕,尚依稀认得,那人眉妩。

倦倚西风,误却红牙旧谱。唤归去。

听丛祠暮天钟鼓。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鉴赏

这首《扫花游》描绘了丰台菊花凋零的凄美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怀旧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首先,词的开头以“弯环十八”、“丹凤城西”、“卖花村路”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古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旧游忆否”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引发读者对过去岁月的思考。

随后,词人通过“苍烟偷换,秾春歌舞”描绘了一幅春日烟雾缭绕、繁华热闹的场景,与后文菊花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紧接着,“好约来迟,一片秋声在树”一句,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

“自凝伫。叹著意访秋,秋转无据。”这一段抒发了词人对秋天的追寻与失落,以及对无法把握美好瞬间的无奈。接下来,“酾酒重吊古。记往日词人,醉香深坞。”通过饮酒祭奠古人,回忆往日词人的醉酒时光,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最后,“远山翠缕,尚依稀认得,那人眉妩。”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对某位特定人物的思念。而“倦倚西风,误却红牙旧谱。”则通过自然界的西风与词人内心的疲惫,暗示了对传统艺术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

“唤归去。听丛祠暮天钟鼓。”结尾处,词人呼唤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归来,同时通过钟鼓之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扫花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摸鱼子.瑟轩前辈阅近作拜新月词,有句云:钓竿百尺缀珊瑚,不羡麒麟阁上图。欲取鳌鱼斫作脍,问君何处觅沽屠。盖檃括词中语也,倚此奉答

镇无聊、一尊相属。罪言君试听取。

管城食肉都无相,妄意凤脩麟脯。君且住。

问鲭合侯家,胜得齑盐否。书空自语。

叹臣朔常饥,将军负腹,奇气向谁吐。

麟阁上,往事不堪细数。算来图画难据。

高平博陆皆人杰,属国尔来何许。休起舞。

便燕颔、权奇无觅封侯处。歌予和汝。

纵掣得金鳌,凫髦未扫,莫慰此情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庭芳.篝灯夜坐,忽闻清歌,坠欢枨触,渺兮馀怀也

风露高寒,蛩螀怨抑,夜阑人倚灯篝。

暗尘惊落,何处发清讴。

已是潘郎老去,青衫在、鬓减花羞。

十年恨,无端枨触,肠断旧风流。

风流弹指处,画中人远,梦里春柔。

料记曲当时,红豆还留。

倩取窥帘淡月,悲欢事、一例全句。

霜华重,丁丁漏水,银箭咽潜虬。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秋宵吟.雾雨酿寒,秋光向尽,和鹤公

冷云低,败叶委。又到秋光婪尾。

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思缠绵,意旖旎。

撩乱愁丝难理。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

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

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安得沧江里。

一叶淩波,深入万苇。

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

形式: 词牌: 秋宵吟

金缕曲

寂寞閒门闭。又天涯、岁华如此,旅怀孤寄。

姹燕娇莺前日事,依旧空阶络纬。

更著甚,管弦清脆。

薜荔丛深猿狖啸,料灵均、应恨歌山鬼。

还禁得,几憔悴。海山烟树苍茫里。

自成连、刺船归后,果移情未。

白眼看天星与月,但见楼台弹指。

问高处、阑干谁倚。

漫遣钿筝移玉柱,铸相思、枉负黄金泪。

听嘹亮,雁声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