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吟.雾雨酿寒,秋光向尽,和鹤公

冷云低,败叶委。又到秋光婪尾。

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思缠绵,意旖旎。

撩乱愁丝难理。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

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

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安得沧江里。

一叶淩波,深入万苇。

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

形式: 词牌: 秋宵吟

鉴赏

这首《秋宵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哀愁与孤独。

“冷云低,败叶委”,开篇即以冷云低垂、落叶堆积的景象,渲染出秋日的萧瑟氛围。“又到秋光婪尾”,点明时序将尽,秋色渐逝,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东园畔、记醉绿酬红,饯春曾几”,回忆往昔在东园中与友人欢聚的情景,绿叶红花映衬下的春日宴饮,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思缠绵,意旖旎”,表达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情感细腻而缠绵。“西风悄、又雾雨冥迷,酿寒如此”,西风吹过,雾雨弥漫,寒气逼人,进一步渲染了秋末的凄凉。“赖有黄花,共晚节、傲霜未已”,虽有菊花傲霜独立,但仍旧无法抵挡季节的无情更替。“故人书断,海客谈空,何物能令公喜”,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即使有海客谈天说地,也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安得沧江里。一叶淩波,深入万苇”,渴望能在宁静的江水中,乘一叶扁舟,深入芦苇丛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溯空明、弄笛船唇,歌阕明月正在水”,想象着在月光下吹笛,歌声随波荡漾,明月倒映在水面上的场景,寄托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末冬初的季节变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体现了王鹏运作为清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

寂寞閒门闭。又天涯、岁华如此,旅怀孤寄。

姹燕娇莺前日事,依旧空阶络纬。

更著甚,管弦清脆。

薜荔丛深猿狖啸,料灵均、应恨歌山鬼。

还禁得,几憔悴。海山烟树苍茫里。

自成连、刺船归后,果移情未。

白眼看天星与月,但见楼台弹指。

问高处、阑干谁倚。

漫遣钿筝移玉柱,铸相思、枉负黄金泪。

听嘹亮,雁声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青山湿遍

中秋近也,年时枨触,双笑行觞。

记得木樨香里,倚青奁、特换明妆。

更喁喁、吉语祝兰房。

愿年年、花好人同健,醉花阴、不羡鸳鸯。

谁信皋桥赁庑,飘零天壤王郎。

任是他生能卜,也难禁得,此际神伤。

二十三年断梦,霜侵鬓、谁念无肠。

看依然、儿女拜成行。

只不堪、衰草残阳外,酹棠梨、泪血沾裳。

明月无端弓势,宵来空照流黄。

形式: 押[阳]韵

临江仙.己丑除夕

爆竹声中催改岁,年年此夕殊乡。

天涯兄弟各相望。几时归去,谈笑醉春觞。

已是向平昏嫁了,名山愿好谁偿。

休从镜听卜行藏。春花秋月,流转任风光。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太常引

画阑秋气与云平。病起怯衣轻。吟思底凄清。

听依约蛩声雁声。

宁馨老子,十围便腹,空洞尽容卿。青眼几时横。

看山色新来瘦生。

形式: 词牌: 太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