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判官使太原

劳君车马此逡巡,我与刘君本世亲。

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

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

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劳烦您驾车马在此徘徊,我和刘君本是世代亲戚。
两地的山河各自管辖,十年在京洛共经风雨。
在胡天的明月下,四处传来笙歌声,蜀国的繁华如春常在。
报效君主自当全力以赴,期待着在万里之外,以崭新的宝刀相见。

注释

劳君:劳烦您。
车马:驾车马。
逡巡:徘徊。
世亲:世代亲戚。
两地:两个地方。
山河:山川河流。
节制:管辖。
京洛:京都洛阳。
共风尘:共同经历困苦。
笙歌:音乐和歌声。
胡天月:胡地的月亮。
罗绮:华丽的丝织品。
蜀国:蜀地。
春:春天般的繁荣。
报主:报效君主。
尽敌:全力以赴。
万里:遥远的地方。
宝刀:珍贵的宝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分别时的哀愁和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朋友未来旅途中的期许。首句“劳君车马此逡巡”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感到不舍,随后的“我与刘君本世亲”则强调了两人的深厚友谊。

接着,“两地山河分节制,十年京洛共风尘”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影响,表达了两人分别后相隔遥远和时光飞逝。"京洛"指的是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城市在唐代是政治、文化中心,故而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背景。

“笙歌几处胡天月,罗绮长留蜀国春”则通过对异域风光的描写和对家乡美丽春色的留恋,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到来的外地环境所带来的人文情怀。"胡天月"暗示了边塞之远,而“罗绮长留蜀国春”则透露出诗人对蜀地春色难以忘怀。

最后,“报主由来须尽敌,相期万里宝刀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期望和鼓励。"宝刀新"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力量,这里代表着诗人对崔判官使命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深沉的友情和对远方朋友未来旅途中所持的坚定支持。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送温况游蜀

游人西去客三巴,身逐孤蓬不定家。

山近峨眉飞暮雨,江连濯锦起朝霞。

云深九折刀州远,路绕千岩剑阁斜。

应到严君开卦处,将余一为问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一)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其二)

容卫晓徘徊,严城阊阖开。

乌号龙驭远,遏密凤声哀。

昆浪黄河注,崦嵫白日颓。

恭闻天子孝,不忍望铜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