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夏日小暑之际,独自漫步于商山外的客路上的情景。"离筵小暑前"表明季节,"高文常独步"则显示了作者孤独的行走和深邃的文采。"折桂及龆年"中“折桂”通常象征着才华横溢,同时也有选择人才之意,“龆年”可能指的是岁月悠长或是对人生某个阶段的回忆。
接下来的"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则描绘了一种地理上的阻隔和分离,这里的“关国”、“秦限”、“波涛”、“汉川”构成了一幅横亘天际的壮丽画面,同时也寓意着远行者与亲朋好友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
最后两句"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则表达了对即将分别之人的牵挂和不舍。"叨同"意味着共同参与某种活动或考试,这里的“会府选”可能是指科举考試的选拔场所;"分手"则明示了朋友之间即将到来的别离,"倍依然"更强调了这种依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际关系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详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东海风波变,西陵松柏攒。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万木泉扃月,空怜凫雁寒。
容卫晓徘徊,严城阊阖开。
乌号龙驭远,遏密凤声哀。
昆浪黄河注,崦嵫白日颓。
恭闻天子孝,不忍望铜台。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阳。
夜泉愁更咽,秋日惨无光。
缵夏功传启,兴周业继昌。
回瞻五陵上,烟雨为苍苍。
共将缨上尘,来问雪山人。
世网从知累,禅心自證真。
境空宜入梦,藤古不留春。
一听林公法,灵嘉愿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