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十一首(其六)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

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

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静谧的晨光中,心境的迷茫与对远方的思念。首句"今晨不成起"表明诗人因懒散或心事重重而难以从床上起来。"端坐尽日景"则显示了他整天都在沉思之中,时间的流逝如同窗外的光影。

接下来的两句"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营造了一种深夜静谧的氛围。虫鸣声和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共同构建了一个安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空间。

随后的"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则揭示出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思绪纷飞。这种迷茫与沉重的情感状态如同被一层厚雾所笼罩,难以解脱。

"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两句似乎是对诗人创作状态的描写。他在尘埃中寻找灵感,但文字却像野马一般奔腾,不受控制,这也许反映了他内心的躁动与不安。

最后两句"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私室深思,却依然要强迫自己回到现实世界中去面对公务和职责。这里"王事"一词,隐含了对权力与责任的无奈接受。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通过细腻笔触来描绘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流动,也透露出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某些特定氛围。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秋怀诗十一首(其七)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

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

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

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

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

形式: 古风 押[勘]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八)

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

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问我我不应,馈我我不餐。

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

作者非今士,相去时已千。

其言有感触,使我复悽酸。

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

丈夫属有念,事业无穷年。

形式: 古风

秋怀诗十一首(其九)

霜风侵梧桐,众叶著树乾。

空阶一片下,琤若摧琅玕。

谓是夜气灭,望舒霣其团。

青冥无依倚,飞辙危难安。

惊起出户视,倚楹久汍澜。

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迷复不计远,为君驻尘鞍。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十)

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

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

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

强怀张不满,弱念缺已盈。

诘屈避语阱,冥茫触心兵。

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知耻足为勇,晏然谁汝令。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