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四)

使者殊旁午,吾生自不辰。

文章看长物,道路竟何人。

寒食孤城外,襜帷大泽滨。

那堪杨柳色,风雨傍行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即事(其四)》。诗中描绘了使者频繁来往,而诗人却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文章与长物并提,似乎在感叹才华与命运的不匹配。道路的尽头,究竟是谁能够到达?寒食时节,孤城之外,诗人置身于大泽之滨,面对着风雨中的杨柳,不禁感怀春天的无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使者忙碌与诗人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的无奈与哀叹。大泽滨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诗人的处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广阔与深沉。杨柳的绿色与风雨的侵袭,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以及自然界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宗考功(其一)

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

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

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

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宗考功(其二)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

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

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殿卿(其一)

人情原惨淡,世路故蹉跎。

意气弹冠少,风尘按剑多。

客居深雨雪,春梦远漳河。

赖有西山色,犹堪载酒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殿卿(其二)

燕山为客地,莫共酒人居。

吾辈诗名大,其徒剑术疏。

风尘官不调,雨雪岁将除。

何限东归意,春花满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