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葵

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

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

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

今亦不冻馁,昔亦无馀资。

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

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

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形式: 古风

翻译

昨天晚上没吃晚饭,今天早上起来就感到饥饿。
贫穷的厨房里能有什么呢,只能煮稻米配上秋天的葵菜。
稻米颗粒饱满香气扑鼻且口感柔软,葵菜叶子绿油油的肥美又滑嫩。
饥饿时只求吃饱,吃饱之后又该想些什么呢。
回想过去荣耀的日子,到现在穷困潦倒的时候。
现在虽然没有冻饿之忧,但过去也没有多余的财富。
饭量未曾减少,衣服也未曾减薄。
抚心自问,什么是荣华什么是衰败呢。
不要像普通人那样,总在其中分辨是非。

注释

昨卧:昨晚躺下。
不夕食:没有吃晚饭。
今起:今天起床。
乃朝饥:就感到饥饿。
贫厨:贫穷的厨房。
何所有:能有什么。
炊稻:煮稻米。
烹秋葵:烹煮秋天的葵菜。
红粒:稻米颗粒。
香复软:香气扑鼻且口感柔软。
绿英:绿色的葵菜叶。
滑且肥:滑嫩且肥美。
饥来:饥饿时。
止于饱:只求吃饱。
饱后:吃饱之后。
复何思:又该想些什么。
荣遇日:荣耀的日子。
迨今:到现在。
穷退时:穷困潦倒的时候。
不冻馁:没有冻饿之忧。
无馀资:没有多余的财富。
口既不减食:饭量未曾减少。
身又不减衣:衣服也未曾减薄。
抚心:抚摩胸口自我反省。
私自问:自己问自己。
何者:什么。
是荣衰:是荣华还是衰败。
勿学:不要学。
常人意:普通人的想法。
其间:其中。
分是非:分辨是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简朴而自足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昔日富贵与今日贫穷的生活,表达了对物质欲望超越和精神独立的一种态度。开篇“昨卧不夕食,今起乃朝饥”直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虽然贫寒,但并不影响其对简单食物的欣赏。

接着,“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细腻地描写了烹煮秋葵的美味,这不仅是对味觉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紧接着,“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则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既不过度也不过不足。

下半首诗转向往昔荣遇与今日穷退的对比,诗人自问:“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这里的“荣衰”指的是荣耀和衰败,是对个人命运变化的一种反思。最后,“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则传达出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超脱和不屑于为。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独立与外界变化的看法,以及对生活中真挚乐趣的珍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移家入新宅

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馀赀。

既可避燥湿,复免忧寒饥。

疾平未还假,官闲得分司。

幸有俸禄在,而无职役羁。

清旦盥漱毕,开轩卷帘帏。

家人及鸡犬,随我亦熙熙。

取兴或寄酒,放情不过诗。

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

外累信已遣,中怀时有思。

有思一何远,默坐低双眉。

十载囚窜客,万里征戍儿。

春朝锁笼鸟,冬夜支床龟。

驿马走四蹄,痛酸无歇期。

硙牛封两目,昏闭何人知。

谁能脱放去,四散任所之。

各得适其性,如吾今日时。

形式: 古风

续古诗十首(其一)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

伶俜独居妾,迢遰长征客。

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

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坼。

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

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

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续古诗十首(其二)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

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

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

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续古诗十首(其三)

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

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坐饮白石水,手把青松枝。

击节独长歌,其声清且悲。

枥马非不肥,所苦常絷维。

豢豕非不饱,所忧竟为牺。

行行歌此曲,以慰常苦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