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其二)

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

空阶有馀滴,似与幽人语。

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

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

今年秋应熟,过从饱鸡黍。

嗟我独何求,万里涉江浦。

居贫岂无食,自不安畎亩。

念此坐达晨,残灯翳复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秋思与自我安慰的情感。起始两句“海风东南来,吹尽三日雨”勾勒出一幅秋天气清天高、云去雾净的图景,展现了自然界的明朗与澄清。紧接着,“空阶有馀滴,似与幽人语”则是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风雨过后的宁静与孤独感,仿佛空旷的台阶上还残留着雨滴,与那些不为世人知晓的隐者遥相呼应。

中间几句“念我平生欢,寂寞守环堵。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在孤独与贫困中自寻安慰的情景。这里“念我平生欢”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而“寂寞守环堵”则透露出一种隔绝世俗、自我安顿的心境。“壶浆慰作劳,裹饭救寒苦”更是写出了诗人在困顿中仍旧保持着生活的尊严与努力。

末了两句“今年秋应熟,过从饱鸡黍。嗟我独何求,万里涉江浦。”则是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有所期待,同时也有着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感和渺茫感。“居贫岂无食,自不安畎亩”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仍旧寻求内心安宁的状态,而“念此坐达晨,残灯翳复吐”则是夜半人静之际,诗人独自一人至天亮,连那微弱的灯光也被细腻地描绘了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在孤寂中自我安慰、在贫困中寻求内心平和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哭欧阳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

故人已为土,衰鬓亦惊秋。

犹喜孤山下,相逢说旧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

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

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奇。

齐驱大道中,并带銮镳驰。

闻声自决骤,那复受絷维。

谓君朝发燕,秣楚日未攲。

云何中道止,连蹇驴骡随。

金鞍冒翠锦,玉勒垂青丝。

旁观信美矣,自揣良厌之。

均为人所劳,何必陋盐辎。

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调习困鞭箠,仅存骨与皮。

人生各有志,此论我久持。

他人闻定笑,聊与吾子期。

空斋卧积雨,病骨烦撑支。

秋草上垣墙,霜叶鸣阶墀。

门前自无客,敢作扬雄麾。

候吏报君来,弭节江之湄。

一对高人谈,稍忘俗吏卑。

今朝枉诗句,粲如凤来仪。

上山绝梯磴,堕海迷津涯。

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

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贤明日登用,《清庙》歌缉熙。

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綵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烹龙为炙玉为酒,鹤发初生千万寿。

金花诏书锦作囊,白藤肩舆帘蹙绣。

感君离合我酸辛,此事今无古或闻。

长陵朅来见大姊,仲孺岂意逢将军。

开皇苦桃空记面,建中天子终不见。

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

形式: 古风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