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

朔风吹同云,万木不敢芳。

黄衣何许仙,窈窕来离房。

终期赏心会,未恨冰雪乡。

向来脂粉流,睨睥谁敢当。

宜于风露晨,置在清净箱。

更招能赋客,苾茀咏奇香。

楚人意已疏,亡闻为操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北风吹散了乌云,万物都不敢绽放芬芳。
身着黄色仙衣的何方仙子,轻盈地来到这间闺房。
我期待着赏心悦目的聚会,不遗憾身处冰冷之地。
自古以来,脂粉之辈众多,但又有谁能抵挡她的目光?
她更适合在清晨的风露中,被安置在洁净的箱子里。
再邀请擅长作诗的宾客,吟咏她的奇异香气。
楚人的感情已经淡漠,不再关注这样的诗篇。

注释

朔风:北方的冷风。
同云:乌云。
黄衣:穿着黄色衣服的人。
仙:仙子。
窈窕:女子姿态优美。
离房:闺房。
脂粉流:脂粉气的女子。
睨睥:斜视,傲视。
风露晨:清晨的风露。
清净箱:洁净的箱子。
能赋客:擅长作诗的人。
咏:吟咏。
楚人:指楚地的人。
疏:疏远。
操章:诗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腊梅独自开放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坚贞不屈品质的赞美与自我精神世界的映射。

"朔风吹同云,万木不敢芳"两句设定了严寒季节中其他植物都不敢盛放的情况,而腊梅却独自抵抗着北方的凛冽之风,显示出它不随波逐流、坚守本色的一面。

"黄衣何许仙,窈窕来离房"中的“黄衣”可能指的是腊梅花朵的颜色,也暗示了它超凡脱俗的品格。诗人通过设想一位仙人在这孤独而清冷的环境中出现,增添了一种神秘与寂寞之感。

"终期赏心会,未恨冰雪乡"表达了诗人对于腊梅坚守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欣赏,以及对它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超然态度的赞叹。尽管处于严寒的环境,但腊梅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风骨,没有半点怨恨。

"向来脂粉流,睨睥谁敢当"则是对腊梅美丽而坚韧不拔的赞颂,它的花朵如同精致的脂粉般娇艳,却又有着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坚定。

"宜于风露晨,置在清净箱"可能暗示了诗人希望腊梅这种高洁之物能够得到适当的珍视和保存,就像将其放在清净的容器中一样,保护它的纯粹与独特。

"更招能赋客,苾茀咏奇香"则是说在这样清冷的环境中,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腊梅之美的人才能与之对话,它散发出的香气也是只有这些人能够领略到的。

最后两句"楚人意已疏,亡闻为操章"可能是指诗人的情感已经和普通人群渐行渐远,他对于腊梅的赞美之词,也不再是那些世俗之人所能理解的了。这里的“操章”可能是一种修辞手法,强调了诗人对腊梅精神内涵的深刻领会。

整首诗通过腊梅这一独特的植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董弥大郎中以窗前菊花晨且鲜明午间萎蕤感而成诗兴寄古雅次元韵

人生朝气锐,兹花亦复然。

鲜荣若自矜,低垂如乞怜。

平生浙郦路,满谷为谁妍。

山深风日美,扬芳被涯边。

食饮赖香洁,轻安遗节宣。

昔乃寿胡广,由来岂其天。

至理竟谁问,三叹秋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感事二事(其二)

投身螭魅域,宁免众鬼欺。

黄昏风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啸,群鬼争和之。

从以众妖鸟,纷披鸣树枝。

训狐当傍叫,破獍随后啼。

斯须哭土枭,次第嘷狐狸。

睢盱恣陵傲,踸踔争新奇。

变态遂百出,殽然当此时。胡为乃历兹,侧伫成?眙。

其始为股栗,惨悽粟生肌。

惧以柔脆躯,遂为众鬼糜。

其中稍自定,注视但嗟咨。

其终乃释然,坚坐翻愉怡。

鬼见不为动,技穷将罢归。

人命固有常,此物终何为。

迟留待明发,请与众鬼辞。

形式: 古风

感事二事(其一)

西山一丸药,终当持遗亲。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

太真绝袖去,中兴为名臣。

功业竟谁归,老妪终苦辛。

大恩竟不报,初无乌鹊仁。

形式: 古风

溪上行

垂阴覆绿波,檀栾影空注。

傍有微径通,穿云向何处。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