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

读万卷书,献万言策,最苦是孤忠谋国,辑志招携,海外重皇华,持节驾富郑公苏黄门而上;

立三不朽,备三达尊,所难者振拔单寒,奖掖后进,泰山失梁木,感怀在宋宣城潘骑省之间。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读万卷书,献万言策”开篇,赞颂郭嵩焘博学多才,勤于政事。接着“最苦是孤忠谋国”,道出郭嵩焘为国尽忠,却常处孤独之境的辛酸。联中提到“辑志招携,海外重皇华”,意指郭嵩焘致力于团结各方人士,其外交活动影响深远。紧接着“持节驾富郑公苏黄门而上”,赞扬郭嵩焘行事风格与历史上的名臣相似,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立三不朽,备三达尊”则表达了对郭嵩焘在道德、学问和事业上取得的崇高成就的肯定。“所难者振拔单寒,奖掖后进”,指出郭嵩焘在扶助贫寒之士、提携后辈方面所面临的困难,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责任感。最后,“泰山失梁木,感怀在宋宣城潘骑省之间”,以比喻手法,将郭嵩焘的逝世比作泰山失去栋梁,表达了对郭嵩焘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郭嵩焘在学术界和政治界地位的崇高评价。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高度概括郭嵩焘的一生事迹和精神品质,既展现了他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也表达了对其个人品格的敬仰和怀念,是一幅生动描绘郭嵩焘形象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陈炳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烟水亭联

胜迹表官亭,况恰当庐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满烟月,谁补种四围杨柳,十里荷花。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于故人子垂念再三,生死见交情,十载孤儿奉高义;

开新学界勤劳第一,艰难资擘画,千秋遗像表公忠。

形式: 对联

贺张百熙60寿联

寿比松乔,合其禄其位与名,天子所予;

官兼稷契,由既庶既富而教,国人曰贤。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开会在五仙城,仙非圣师,后人同师乎后圣也;

追悼于浴佛节,佛以觉世,先生旷世之先觉哉。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