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历历缘荒岸,溟溟入远天。
每同沙草发,长共水云连。
摇落潮风早,离披海雨偏。
故伤游子意,多在客舟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通过对海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游子离别之情的感慨。
"历历缘荒岸,溟溟入远天。每同沙草发,长共水云连。" 这几句通过对海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历历"和"溟溟"都有延续不绝的意味,表现出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海洋。"每同沙草发"则是对生长在沙滩上的草木的描写,它们似乎与沙土共存,与天空相连,体现了生命力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摇落潮风早,离披海雨偏。" 这两句通过对潮汐和海雨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海边景物的意象。潮风和海雨都是海边特有的自然现象,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更增添了一种动态和生机。
"故伤游子意,多在客舟前。" 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处,是对远行游子的思念之情。在海边看到这些景物,不禁让人想起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异地的游子们,诗人通过这种景物联系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以及对于漂泊生涯的人儿的深切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海边独特的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游子离别之痛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寂然空伫立,往往报疏钟。
高馆谁留客,东南二室峰。
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
惆怅层城暮,犹言归路逢。
辛勤万里道,萧索九秋残。
月照闽中夜,天凝海上寒。
王程无地远,主意在人安。
遥寄登楼作,空知行路难。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
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
况复逢春草,何劳问此心。
闭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
遥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