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

漉酒陶元亮,名传尚有巾。

方成执鞭志,更著捧心人。

待菊须簪发,临流拟祓尘。

乃翁真处士,吾党祗閒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滤酒如同陶渊明,他的名声还留着斗笠的影子。
他刚立下挥鞭从政的决心,又出现了像捧心西施般的人物。
等待菊花盛开时,他打算把它们插在白发间,面对流水想要洗去尘世烦恼。
他的父亲真是个真正的隐士,我们这群人只是闲适的百姓而已。

注释

漉酒:滤酒。
陶元亮:陶渊明(东晋诗人)。
巾:斗笠,这里代指陶渊明的隐士形象。
方成:刚刚形成。
执鞭:比喻从政或做官。
捧心人:形容女子娇弱貌,这里可能暗指反对者。
待菊:等待菊花。
簪发:插在头发上,象征高洁。
祓尘:祛除尘世的污垢,比喻超脱世俗。
乃翁:他的父亲。
真处士:真正的隐士。
吾党:我们这些人。
祗:只是。
閒民:闲适的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戴表元的作品《偶得巾样问老匠云正古漉酒巾也》。诗人以东晋陶渊明(字元亮)自比,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和高洁品格的向往。"漉酒陶元亮"一句,诗人提到漉酒巾,暗指自己像陶渊明那样热爱田园生活,亲手滤酒。"名传尚有巾"则表示陶渊明的名声流传至今,这顶漉酒巾也成了他的象征。

"方成执鞭志",诗人表达自己也有志于过简朴的生活,效仿陶渊明的农耕精神。"更著捧心人",这里的"捧心"典故可能暗示诗人对世事的忧虑,但仍然保持一颗纯净之心。"待菊须簪发",诗人期待在菊花盛开时,将它们插在发间,寓意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临流拟祓尘",诗人面对流水,想要借此洗涤心灵上的尘埃,进一步强调了超脱世俗的愿望。最后两句"乃翁真处士,吾党祗閒民","乃翁"指的是陶渊明,诗人自称与陶渊明一样,都是真正的隐士,与朋友们只是闲适的百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漉酒巾这一物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敬仰和追求,以及对自身品格的塑造和理想生活的寄托。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永固寺

小寺如山艇,坐来风雨宵。

榻分棕树影,馔带菊花苗。

亲近谈难亵,狐驯听不妖。

许由浑欠达,嫌到野中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寄天台舒阆风先生

岭云尽处是台州,有个诗翁住下头。

不寄一书春又晚,相思百里水空流。

新踪冻合莺雏谷,旧梦花迷燕子楼。

闻说道旁烽燧急,定应重作峡中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赵子昂

溪上轻云去若飞,花间密石静相依。

迟行自爱款段马,杂坐谁嗔短后衣。

江海于人元不薄,风流如此欲安归。

集贤学士吾兄弟,近日音书亦较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赵子昂济南

济南官府最风流,闻是山东第一州。

户版自多无讼狱,儒冠相应有宾游。

秋风鱼酒黄粱市,夜月笙歌画舫舟。

行乐使君诗笔俊,一篇肯寄剡溪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