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铜驼陌上桃花红,洛阳无处无春风。
重来羞见水中影,鬓毛萧飒如秋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洛阳桥南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铜驼陌上桃花红”以鲜艳的色彩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之中,铜驼陌上桃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洛阳无处无春风”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整个洛阳城,无处不在。
“重来羞见水中影,鬓毛萧飒如秋蓬”则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却因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变迁而感到羞愧,甚至不敢面对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里的“鬓毛萧飒如秋蓬”,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年华老去、容颜不再的状态,如同秋天的蓬草一般枯黄零落,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微雨虽妨行乐,薄寒却解留花。
今日且游小圃,明朝更向谁家。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养龟壳。
卢敖尸骨不能飞,今朝九垓何处期。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
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上苑花繁高覆墙,曲堤风暖柳丝长。
炉边应有步兵尉,瓮下难寻吏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