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其三)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

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将领凯旋而归的壮观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人民对英雄的热烈欢迎和崇敬之情。

首句“横吹长笛千万骑”,以“横吹”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边关将士们在归途中吹奏长笛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豪迈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笛声在广阔的边疆上空回荡,伴随着千军万马的行进,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接着,“将军塞北立功回”,点明了主角的身份——一位在塞北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这一句简洁有力,既揭示了故事的背景,也预示了后续情节的高潮。

“边人争出孤城望”,描绘了边疆人民得知将军归来后,纷纷走出孤寂的城池,满怀期待地迎接英雄的场景。这里的“孤城”不仅指地理位置上的孤立,更象征着边疆的荒凉与寂寞,而人民的行动则体现了他们对和平与英雄的渴望。

最后,“渐见旌旗天外来”,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将军的归来比作“天外来客”,既突出了将军归来的非凡意义,又增添了神秘感和壮丽感。随着将军的接近,边疆人民逐渐看到了随风飘扬的旗帜,这不仅是对将军身份的确认,也是对胜利和希望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边关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以及边疆人民对英雄的深厚情感,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力量,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边塞诗佳作。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以诗四首谢之(其四)

上苑花繁高覆墙,曲堤风暖柳丝长。

炉边应有步兵尉,瓮下难寻吏部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其二)

亭皋资远瞩,秋思浩无涯。

雁唼牵菱蔓,童歌出荻花。

垄荒犹叱犊,枝暗稍栖鸦。

烟霭藏东渚,凭轩莫望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钓鱼有感(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

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寄郑县史令千之(其二)

长春宫柳远扶疏,新树应多旧已枯。

蠹柱苔墙偏寻历,古亭犹有杜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