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世尊遗逸,先生道最优。
浮名付诗酒,高论屈公侯。
方绾新荷绶,俄随夜壑舟。
唯馀义方训,岁晚欲兴周。
这首挽辞《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一)》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是对逝者王宣义的深切悼念与高度赞扬。诗中以“圣世尊遗逸,先生道最优”开篇,将王宣义置于圣明时代杰出之士的地位,对其道德品质给予极高的评价。接下来的“浮名付诗酒,高论屈公侯”,则描绘了王宣义淡泊名利、以诗酒为伴、以高深的学识折服公侯的形象,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
“方绾新荷绶,俄随夜壑舟”两句,通过“新荷绶”的比喻,暗示王宣义即将步入新的官职或生活阶段,而“俄随夜壑舟”则突显出其突然离世的悲剧性,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无奈和哀痛。最后,“唯馀义方训,岁晚欲兴周”则寄托了对王宣义遗训的珍视与传承,希望他的道德准则和治国理念能如同周朝的复兴一样,继续影响后世,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社会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王宣义生前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传递了对高尚道德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楷模的崇尚和对后世影响的重视。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天大于门报,人歌窦氏芳。
诤臣登冢嗣,圣德在吾皇。
柏惨方庐墓,琴祥定趣装。
他年疏大国,锦轴屡燔黄。
生居宅相宠无伦,来荫金枝德有邻。
夫拥斋旄仪上宰,身兼郡主国夫人。
方看十子翻丹凤,忽忆三山驾紫麟。
霜洁兰薰全懿美,史官秉笔正訚訚。
持橐甘泉日,英声耸缙绅。
循良六郡守,蹇谔一台臣。
德亚耕萃叟,年同钓渭人。
设施浑未尽,识者为眉颦。
蹑屩担簦不厌频,治安有策上严宸。
朝为逆旅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岂是天教亡寸禄,祇应身欲到三神。
从今遂泯凌云气,挂剑寒松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