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严守邵文敬

一麾出守还为郡,我欲留君愧未能。

空使思南歌召父,定从江上谒严陵。

吴山越水多相入,政事文章合并称。

若到郡斋逢北雁,为拈秃笔扫溪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寄严守邵文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严守邵文敬即将赴任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对其未来官场生涯和文学创作寄予厚望。

首联“一麾出守还为郡,我欲留君愧未能”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想要挽留友人的愿望,但又因无力阻止而感到遗憾。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颔联“空使思南歌召父,定从江上谒严陵”运用典故,以“思南歌召父”比喻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暗示友人将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江上谒严陵”则借指友人将有机会与历史上的名士严光(字子陵)相会,暗含对友人未来仕途和学问成就的期许。

颈联“吴山越水多相入,政事文章合并称”赞美友人不仅在政事上有卓越表现,同时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高深造诣,吴山越水象征着友人将要面对的广阔天地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友人多才多艺的赞赏。

尾联“若到郡斋逢北雁,为拈秃笔扫溪藤”想象友人到达新任之地后,可能会遇到北归的大雁,诗人希望友人能借此机会挥毫泼墨,创作出更多佳作。这里既是对友人才华的期待,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杨琴士

秋月城头夜?衣,客心如雁只南飞。

筑宫燕市人何在,鼓瑟齐门事竟违。

古调不传空有谱,我琴虽在已无徽。

赠行剩有名公句,莫道知音世所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独坐

世事纷纷总未真,闭门聊看静中身。

郢人已去谁为斲,野老从知只爱芹。

前度刘郎非旧日,后来剔子定何人。

悠悠今古无穷事,归钓吴山楚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同年范以贞还任宁国

不见范侯来已久,忽闻高论尚孱颜。

榜中渐觉同年少,席上难逢半日閒。

到任秪尝宁国水,题诗时对敬亭山。

谢公遗刻烦收拾,多在荒烟野草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谒文丞相祠

义气横天白日阴,巍然遗像学宫深。

千秋不化苌弘血,百折难回豫让心。

自昔奸䛕谁不死,如今元社亦销沉。

黄昏柴市风沙惨,回首行人泪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