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巡山和王君实四首(其二)

衣冠如雨耀神都,郊甸新凉拂马初。

日月近临黄阁贵,风云遥限紫宸居。

少陵漫拟陈三赋,司马先能著八书。

想见九关严守虎,玉堂金殿最清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巡山时的景象与感受。首句“衣冠如雨耀神都”,以“衣冠如雨”形象地描绘出巡山队伍的壮观,神都之光映照在他们的服饰上,展现出一种庄严而辉煌的氛围。接着,“郊甸新凉拂马初”则细腻地捕捉了初秋时节的清新凉意,仿佛微风轻拂过马匹,带来一丝丝凉爽。

“日月近临黄阁贵,风云遥限紫宸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日月比作黄阁之上的尊贵,风云则象征着紫宸宫的遥远与神秘,表达了对权力与威严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中心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关系。

“少陵漫拟陈三赋,司马先能著八书”引用杜甫(少陵)和司马迁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学者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或他人文学创作能力的期待与自谦。

“想见九关严守虎,玉堂金殿最清虚”则是对理想中的政治清明、秩序井然的向往。九关严守虎,意味着国家的边防稳固,内部秩序良好;玉堂金殿,象征着皇宫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是对理想政治环境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秩序、权力结构以及理想政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七月十一日赴安南

燕城秋早五云开,路入南交几月回。

奉使始从天上出,行人即看日边来。

班超万里终投笔,郭隗千金更筑台。

圣主恩深极炎海,伏波铜柱任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涿州楼桑村先主庙

先主君臣并材杰,天倾炎汉苦须扶。

曹瞒力尽才分国,葛亮谋成竟托孤。

道路只今通陇蜀,山河无复限荆吴。

行人为指楼桑庙,肠断西风散白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磁州

晓出邯郸露满空,武安红树起西风。

鼓山路向云间落,滏水船从地底通。

秋草尚疑曹氏冢,野花无复赵王宫。

古来富贵皆黄土,莫笑行人忆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汴梁

汴上荒城绕故宫,山头危石堕秋风。

夷门市起闻嘶马,梁苑樵归见断鸿。

斗草尚馀残后碧,进花无复盛时红。

欲登高处肠先断,满目閒愁赋未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