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吴国良过玉山草堂辄赋长句奉寄

玉山树色隐朝阳,更著渔庄近草堂。

何处唱歌声欸乃,隔云濯足向沧浪。

珍羞每送青丝络,佳句多投古锦囊。

几问棹船寻好事,辟疆园圃定非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倪瓒在元末明初时期对自然美景与文人雅趣的深刻感悟。首联“玉山树色隐朝阳,更著渔庄近草堂”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景象:玉山上的树木在朝阳的映照下若隐若现,而草堂旁还有一处渔庄,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接着,“何处唱歌声欸乃,隔云濯足向沧浪”则通过歌声和洗足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诗中人物与自然的亲密互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珍羞每送青丝络,佳句多投古锦囊”转而描写主人待客的热情与文人的风雅。珍馐美味常常被精心准备,通过青丝络传递给来访者;而佳句则如同珍珠般被投进古旧的锦囊中,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主人的慷慨好客,也展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

尾联“几问棹船寻好事,辟疆园圃定非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几番询问后,诗人似乎决定亲自驾船去寻找那些美好的事物,而辟疆园圃则暗示了一种超越日常、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倪瓒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文人生活情趣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96)

倪瓒(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字:泰宇
  • 号:云林子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301~1374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郯九成见寄

郭外青山旧结庐,微茫野径望中无。

残生竟抱烟霞癖,好事犹传海岳图。

夜壁松风悬雅乐,秋池菊水酌商觚。

傥从世事求玄赏,好趁轻舟看浴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竹

叹息真成汗漫游,经春历夏又嗟秋。

林居已是能鸣士,顾我宁非不系舟。

江渚出吟聊自适,竹梢清泪浩难收。

王孙莫道归来好,芳草天涯恨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清明日风雨凄然舟泊东林西浒步过伯璇徵君高斋焚香瀹茗出示燕文贵秋山萧寺图展玩良久因赋一绝

野棠花落过清明,春事匆匆梦里惊。

倚棹微吟沙际路,半江烟雨暮潮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国宝照磨有平野轩在扬州城郭中今寓吴十许年矣至正丙午九月十一日在开元寺为写此图并诗以赠

雪筠霜木影差差,平野风烟望远时。

回首十年吴苑梦,扬州依约鬓成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