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梁倅录囚上饶

此老清如许,宁求使节知。

檄分风宪重,山到月岩奇。

秋色深宜雨,寒花并入诗。

圣朝本仁厚,鼠辈亦吾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这位老人如此清高,岂愿只是为了出使者的知晓。
命令文书分发重要,山势峻峭月岩更显奇特。
秋天的景色深沉适合下雨,寒冷的花朵也融入了诗篇。
在圣明的朝代,原本就以仁慈宽厚为本,即使是鼠辈也是我们的子民。

注释

此老:这位老人。
清如许:如此清高。
宁:岂愿。
使节:使者。
檄:命令文书。
分:分发。
风宪:法度、监察。
重:重要。
山到:山势。
月岩:月岩(形容山势险峻)。
奇:奇特。
秋色:秋天的景色。
深宜:适合。
雨:下雨。
寒花:寒冷的花朵。
并入:融入。
诗:诗篇。
圣朝:圣明的朝代。
仁厚:仁慈宽厚。
鼠辈:鼠辈(这里可能含有轻蔑之意,指小人)。
吾儿:我们的子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开篇“此老清如许,宁求使节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老者纯洁操守的钦佩之情,以及希望能够被他所认识与理解。这位老者如同一股清流,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净化和启迪。接着“檄分风宪重,山到月岩奇”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其中“檄分风宪重”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这位老者不为世俗所动摇的坚定品质,而“山到月岩奇”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月亮下的山岩显得格外壮丽。

“秋色深宜雨,寒花并入诗”表明了季节的转换和景色的变幻。这里的“秋色深宜雨”可能暗示着一种内心的渴望,而“寒花并入诗”则是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美景融入文学创作的喜悦。

最后两句“圣朝本仁厚,鼠辈亦吾儿”展示了对统治者仁慈政策的肯定,以及对所有生灵一视同仁的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弱小和边缘群体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洁身自好的生活哲学,同时也表达了对仁厚圣朝以及普遍慈悲心态的赞扬。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料院(其三)

书册元非幕府才,江山牵率老夫来。

略分秋色归吟卷,又误春蓑下钓台。

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于物莫惊猜。

幽居亦有穷生活,麦陇蔬畦手自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三四弟

入手功名不厌迟,政须努力莫伤悲。

二难宁共姜肱被,一染谁怜墨子丝。

仕宦金吾吾亦爱,饥寒玉汝汝当知。

青灯夜寂聊参取,侑坐为铭只此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乡友

书生作计已差殊,况复真穷五技鼯。

空费寸阴酬急羽,还同斗米饱侏儒。

鸥盟正尔隔千里,鹤梦何曾到九衢。

茅屋春寒明月夜,梅花曾与寄声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次韵山居(其一)

孤亭危受众峰朝,岁晚移床借避嚣。

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

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

更入乱云深处去,极知与世不同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