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迈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武王各邦去巡视,皇天视他为儿子。佑我大周国兴旺,让我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安抚众神需祭祀,山川百神都来享。万国主宰是武王!
无比荣光周大邦,按照次序来封赏。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中国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注释

时:语助词,一说为“按时”。
犹言“现时”、“今世”。
迈: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众多。
邦:国。
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昊天:苍天,皇天。
子之:以之为子,谓使之为王也。
即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
实:语助词。
一说指“实在,的确”。
右:同“佑”,保佑。
序:顺,顺应。
有周:即周王朝。
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
震:震动,指以武力震动威胁。
之:指各诸侯邦国。
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
叠,通“慑”,恐惧、畏服。
怀柔:安抚。
怀:来。
柔:安。
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
此句谓祭祀百神。
及:指祭及。
河:黄河
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式:发语词,无实义。
序:顺序,依次。
序在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
载:犹“则”,于是,乃。
戢:收藏。
干,盾。
干戈:泛指兵器。
櫜: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
此处用为动词。
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我:周人自谓。
懿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肆:施,陈列,谓施行。
时:犹“是”,这、此。
夏:中国。
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一篇,展示了古人对君主的尊崇和期望。开篇“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描绘了一种宏大的场景,表达了国运昌隆、君王受命于天的壮观。紧接着,“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则强调了周朝的光辉历史和威严,其每一言行都能使人敬仰,连续不断。

“怀柔百神,及河乔岳”表达了君王以德治国,甚至能够感化自然界中的山川神灵。"允王维后"则是对君主美好品德的称颂,以及希望其子孙满堂。

中间部分,“明昭有周,式序在位”强调了周朝的光明典范和正确的统治秩序。而“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则描绘了一幅国力强盛、武备充足的画面。

末尾,“我求懿德,肆于时夏”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美好德行的追求和希望这种德行能够持续到炎热的夏季。最后,“允王保之”则是对君主持久守护国家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周朝历史文化的回顾,表现了对君主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统治的向往和期待,是一篇充满赞颂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形式: 四言诗

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形式: 四言诗

周颂.臣工之什.臣工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形式: 四言诗

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