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王显宗巡历边疆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担当。首句“六月霜威见直臣”以六月霜降象征王显宗在酷暑中坚守职责,展现其正直与坚韧。接着“绣衣玉斧大同巡”,绣衣代表官服,玉斧象征权力与公正,描绘了王显宗巡视大同的场景,彰显其权威与公正。
“山分驼脊高中土,路折羊肠恐远人”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既展现了边疆的险峻与辽阔,也暗示了王显宗行程的艰难与遥远。接下来“今日边戎应辟马,从来汉使独埋轮”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王显宗不畏艰险、勇赴边疆的敬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汉使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颂。
“白头校字惭年少,为客京华又一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却仍需在外奔波的感慨,以及对王显宗虽年长但依然勤勉工作的敬佩。整首诗通过对王显宗巡历边疆事迹的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忠诚与勇敢,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忠诚职守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