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篇(其一)

碣石中怒,沧海北倚。元气吐欱,若偃若起。

长风相薄,跳波千里。悬流冒颠,天汉外纪。

地轴高摽,毂转白日。与齐俱入,与汩偕出。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此诗描绘了碣石山的壮丽景象与磅礴气势。开篇“碣石中怒,沧海北倚”以动态之笔勾勒出碣石山的雄伟与大海的辽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元气吐欱,若偃若起”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元气生动地表现出来,仿佛它在山间起伏,充满生机与活力。

“长风相薄,跳波千里”描绘了风与水的互动,长风激荡,波浪翻滚,千里不息,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宏伟与壮观。而“悬流冒颠,天汉外纪”则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壮观,仿佛从山顶倾泻而下,直冲云霄,与天边的银河相接,形成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最后,“地轴高摽,毂转白日”将视角转向大地与天空,地轴高耸,支撑着转动的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宇宙的永恒。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壮丽的景观和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碣石篇(其二)

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白日萧条,北风苦悲。

边声四起,胡马成群。爝火如星,列障如云。

钱镈既置,修我戈矛。裹粮坐甲,唯敌是求。

形式: 乐府曲辞

碣石篇(其三)

委蛇者河,千里一曲。方之舟之,匪刍伊粟。

太行诘屈,西北是经。车辙马迹,日不遑宁。

于铄圣人,依其在京。差次吏功,郡国以成。

形式: 乐府曲辞

碣石篇(其四)

羽翼未就,鸿鹄徘徊。神龙失水,蝼蚁所裁。

珠不暗投,剑不倒持。能弗用利,勿处于疑。

高才者妒,匪但在人。逃名避世,以保其身。

形式: 乐府曲辞

白纻舞歌(其一)

华镫参差月舒光,笛箫笙竽琴瑟张。

馆娃窈窕夜未央,西施起舞属吴王。

白纻飒沓零繁霜,浮云绰约凝且翔。

将绝复引歌为长,回身急入促管藏。

扬跗摩趺匝洞房,流风徘徊生绣裳。

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

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

诸工竞写忽已忘,迁延就次进羽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