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篇(其三)

委蛇者河,千里一曲。方之舟之,匪刍伊粟。

太行诘屈,西北是经。车辙马迹,日不遑宁。

于铄圣人,依其在京。差次吏功,郡国以成。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大河蜿蜒曲折,千里一曲的壮丽景象,比喻为舟行于水,虽有起伏却始终向前。接着以太行为例,展现其险峻与雄伟,作为北方的脊梁,承载着车马的频繁往来,日复一日,永不停息。诗人赞颂圣人的智慧与威严,如同京城的稳固基石,使得官吏们有序地分派职责,各地郡国得以繁荣发展。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碣石篇(其四)

羽翼未就,鸿鹄徘徊。神龙失水,蝼蚁所裁。

珠不暗投,剑不倒持。能弗用利,勿处于疑。

高才者妒,匪但在人。逃名避世,以保其身。

形式: 乐府曲辞

白纻舞歌(其一)

华镫参差月舒光,笛箫笙竽琴瑟张。

馆娃窈窕夜未央,西施起舞属吴王。

白纻飒沓零繁霜,浮云绰约凝且翔。

将绝复引歌为长,回身急入促管藏。

扬跗摩趺匝洞房,流风徘徊生绣裳。

答桴应节蹈鼓行,挺钗欲堕复不遑。

罗袖缭绕满中堂,与志变化无恒常。

诸工竞写忽已忘,迁延就次进羽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白纻舞歌(其二)

二八齐容罗象筵,激楚之结独秀先。

白纻萧索阳春前,回风飞雪相流连。

玉腕缭绕萦繁弦,朱唇宛转含蹁跹。

将行复却私自怜,愿君蹋歌及盛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白纻舞歌(其三)

春日荏苒花落英,吴姬起舞媚前楹。

回身顿趾迅且轻,纤尘暗暧不及生。

投袂一转激楚成,徘徊复进为新声。

二八敛手停鸣筝,中曲再变豪竹惊。

如矜若怨意未明,馀姿逸态犹纵横。

妙技绝世色倾城,谁能顾盻感人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