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满庭芳》,出自唐代诗人吕岩之手。诗中融合了道家哲学与自然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真我的高远境界。
“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开篇即以宏大的哲理和深邃的真谛为基调,表达了对宇宙根本规律的探寻与敬畏之情。"先天一气,清浊自然分。"此句则说明万物皆来源于同一本源,其清浊高下乃是自然法则所致。
“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浮沈。”这里诗人借用了《易经》中的坎(水)和离(火)两卦,以及五行学说中的金、木等元素,表达了一种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困惑与探索。
“幽微处,無中產有,涧畔虎龙吟。”诗人在此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在最隐秘、最不起眼之处,也孕育着生命和力量,甚至连虎龙这样的强者也在其中吟唱。
“壶中,真造化,天精地髓,阴魄阳魂。”这段文字则是对内丹修炼的隐喻,壶中即是指人的身体,通过修行使得真气运行,达到阴阳调和、精神充沛的地步。
“运周天水火,燮理寒温。”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修炼过程中的能量流转,以及对寒热平衡的把控,这是道家内丹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十月脱胎丹就,除此外,皆是傍门。”这里诗人提到了一种修炼成果,即在十个月之后即可完成“脱胎换骨”的过程,而其他的修行方法都不能与之相比,这里可能隐含着对某些修炼法门的批评。
“君知否,尘寰走遍,端的少知音。”末尾诗人似乎在询问读者是否了解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真我的修行,以及对于那些浅尝辄止的人们缺乏深刻理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