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十二首(其十)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个人经历与情感的诗篇,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首句“忆过泸戎摘荔枝”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记忆起点,是在泸戎(今四川泸州)时曾经亲手采撷荔枝的情景。“青峰隐映石逶迤”则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山峰与石壁交错,既表现了诗人对美丽景致的欣赏,也为摘荔枝的情境增添了一层深远的意境。

至于“京中旧见无颜色”,这里的“京中”指的是长安城(今陕西西安),是唐代的都城。“旧见无颜色”表达了诗人在繁华都市中的感受,可能是由于对比之下,城市中的景物已无法激起他的兴趣,或许是在喻示着政治上的失意与淡漠。这些“旧见”对于诗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吸引力。

最后两句“红颗酸甜只自知”,则是对摘荔枝情景的回味,通过对荔枝味道的细腻描写,不仅强调了个人体验的独特性,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这里的“红颗”指的是荔枝的果实,“酸甜”则是其鲜明的滋味,这种感觉只属于诗人自己,别人难以窥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解闷十二首(其十一)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解闷十二首(其十二)

侧生野岸及江蒲,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阙题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漫成一绝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