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七)

凛凛岁云莫,兴言观群书。

大哉洪范篇,帝训孰敢渝。

纵横收七雄,法律荡秦区。

经术卖西京,节义倾东都。

魏才晋清谈,唐诗宋名儒。

宛宛栏栅中,逐逐名誉驱。

圣代辟乾坤,默与三皇符。

相业急济时,学术羞含珠。

历年过二百,风俗还皇虞。

平康用正直,贤智慎其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古代到明代的文化变迁与社会风貌。开篇“凛凛岁云莫,兴言观群书”表达了诗人对岁末时节的感慨,同时强调了阅读书籍的重要性。接着,“大哉洪范篇,帝训孰敢渝”赞美了古代帝王的教诲不可违背,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

“纵横收七雄,法律荡秦区”描述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场景,以及秦朝统一后法律制度的广泛影响。接下来,“经术卖西京,节义倾东都”则转向了汉代长安(西京)和唐代洛阳(东都)的文化盛况,强调了学术与节义在这些时代的重要地位。

“魏才晋清谈,唐诗宋名儒”提到了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和清谈风气,以及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宋代学者的成就。这一段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宛宛栏栅中,逐逐名誉驱”可能暗指在权力和名誉的追逐中,个人的价值和道德可能会受到侵蚀。随后,“圣代辟乾坤,默与三皇符”赞扬了圣明的时代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并与古代传说中的三皇相呼应,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相业急济时,学术羞含珠”强调了在关键时刻,政治家的责任重大,而学术研究不应仅仅追求表面的荣誉,而应致力于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最后,“历年过二百,风俗还皇虞”总结了历史的长河,指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社会风俗逐渐恢复到了古代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八)

清夜朝上玄,戢志恂以慄。

猛神纷侍卫,群真俨罗列。

众生充下界,形声无不彻。

一感斯一应,微尘不分别。

古人事上帝,后儒疑假设。

学不通天人,难以语明哲。

上帝日汝临,敢不自芳洁。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九)

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

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

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二十首(其二十)

明月何皎皎,当轩照我怀。

中夜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精神倏飞越,上上从姑台。

台上一月悬,与此同光辉。

敛襟下帘栊,流光暗相随。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一)

处世实大梦,何事更齐之。

蝴蝶为庄周,宁似翩翩时。

容悴缘识转,真性不如兹。

所以觉者心,任运匪复疑。

我有莫逆交,对酒欢相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