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其四)

昔时荒草接城东,今日弦歌满郭中。

三十六年兵燹后,赖公重启太平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与人物贡献的主题。首句“昔时荒草接城东”,以荒草连绵、景象萧瑟的景象开篇,暗示过去岁月的荒凉与衰败。接着,“今日弦歌满郭中”一转,以“弦歌”象征文化的传承与繁荣,生动展现了城市如今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文明的兴衰。

“三十六年兵燹后”,点明了这段历史背景,即经历了长达三十六年的战乱之后,城市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与苦难。然而,“赖公重启太平风”一句,赞美了一位名为“公”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成功地恢复了社会的秩序与和谐,带来了和平的风气。这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肯定,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以及对重建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荒凉与今日的繁荣,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颂扬,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希望。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其五)

连开书院育人文,南海宫墙气象新。

曾是童年灯火地,门前桃李两重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明妃怨

生死归殊俗,君王命妾来。

莫令青冢草,生近李陵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一)

花雨林烟自暮朝,清溪流水入红桥。

蛮笺捧出纤纤手,如此诗人未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乌丝红袖图为王黄湄都谏三首(其二)

榛苓常有美人思,今日披图若见之。

孤凤自鸣天上疏,一阳阴管卷中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