鵁鶄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

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

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

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紫色的芝草茎上生出细小的脚,清脆的鸣叫如同金梭飞舞。
白天翅膀悠闲地展开如锦绣,风中在池塘边的网罗中穿梭。
静静地依偎在碧绿的水草间休息,温暖地在高高的荷叶下嬉戏。
山阴之地难道没有你们的身影?用蚕茧般的文字换取一群群的鹅儿。

注释

芝茎:紫色的草茎。
绀趾:细小的脚。
清唳:清脆的鸣叫。
金梭:金黄色的梭子。
日翅:白天的翅膀。
闲张:悠闲地展开。
锦:锦绣。
风池:风中的池塘。
罥罗:穿梭在网罗中。
静眠:静静地休息。
翠荇:碧绿的水草。
高荷:高大的荷叶。
山阴:山的北面,指代隐居之处。
尔:你们(指鸟或动物)。
茧字:像蚕茧的文字。
群鹅:一群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和情感寄托。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这里的“芝茎”指的是竹笋,“抽绀趾”形象地描述了竹笋破土而出的样子,而“清唳”则是竹叶在春风中的声音,“掷金梭”比喻着阳光穿过竹叶闪耀,如同撒下的金粉。这两句生动描绘了初春竹林的景象。

“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这里的“日翅”指的是太阳,“闲张锦”则是比喻着阳光洒在水面上如同展开的锦缎,“风池”指的是微风吹拂过的池塘,“去罥罗”形容了微风使水面轻轻起伏,宛如织机上的经纬。这两句则描绘了春日里阳光与水面的和谐相处。

“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这里的“静眠”形容了一种宁静无忧的状态,“依翠荇”则是比喻着在碧绿的苇荇中休息,“暖戏折高荷”描写了在温暖的春日里戏耍于挺拔的荷花之间。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享受。

“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这里的“山阴”指的是山脚下的树荫,“岂无尔”是询问是否有所思的人在那里,“茧字换群鹅”则是一种比喻,形容着诗人希望用自己的诗句去吸引那些在自然中徘徊的朋友。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情怀和对友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风光的热爱,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向往。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旅馆当年葺,公才此日论。

林繁轻竹祖,树暗惜桐孙。

鍊药藏金鼎,疏泉陷石盆。

散科松有节,深薙草无根。

龙卧池犹在,莺迁谷尚存。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积学萤尝聚,微词凤早吞。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雪耀冰霜冷,尘飞水墨昏。

莫教垂露迹,岁晚杂苔痕。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

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干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为人题赠二首(其一)

我乏青云称,君无买笑金。

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

桂席尘瑶佩,琼炉烬水沈。

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

月落珠帘卷,春寒锦幕深。

谁家楼上笛,何处月明砧?

兰径飞蝴蝶,筠笼语翠襟。

和簪抛凤髻,将泪入鸳衾。

的的新添恨,迢迢绝好音。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为人题赠二首(其二)

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

枕前闻雁去,楼上送春归。

半月縆双脸,凝腰素一围。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有恨簪花懒,无聊斗草稀。

雕笼长惨淡,兰畹谩芳菲。

镜敛青蛾黛,灯挑皓腕肌。

避人匀迸泪,拖袖倚残晖。

有貌虽桃李,单栖足是非。

云軿载驭去,寒夜看裁衣。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