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家就坐落在弯曲的横塘边,怎能忍受远离万里呢。
家门紧邻秋天的水面,船只带着夕阳缓缓驶过。
高傲的性格适合戴纱帽,为国事忙碌时就依靠朴素的布衣。
独自携带湖上的明月,无论是去还是回,它都陪伴左右。

注释

家:家庭住所。
那能:怎能。
违:违背,远离。
秋水:秋天的水面。
掩:遮掩,关闭。
帆:船帆。
傲俗:傲视世俗。
宜:适宜,适合。
纱帽:古代官员的帽子。
干时:参与国事,效力于时局。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
独将:独自携带。
相逐:相伴追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家在横塘曲, 那能万里违"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环境的满意和对于远方世界的淡然。"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一句,通过对服饰和坐卧姿势的细节刻画,展示了诗人不羁的个性和超然于世俗之上的高洁情操。"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独自一人与湖上的明月为伴,感受着月亮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也隐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抒情,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将赴湖南湖上别皇甫曾

此去君何恨,南行我更遥。

东西湖渺渺,离别雨潇潇。

绿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浔阳如枉棹,千里有归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其一)

作范宫闱睦,归真道艺超。

驭风仙路远,背日帝宫遥。

鸾殿空留处,霓裳已罢朝。

淮王哀不尽,松柏但萧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其二)

宫禁恩长隔,神仙道已分。

人间惊早露,天上失朝云。

逝水年无限,佳城日易曛。

箫声将薤曲,哀断不堪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