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书

集贤自笑文章少,为郡谁言乐事多。

报答书题亲笔砚,逢迎使客听笙歌。

一心了了无人语,两鬓萧萧奈老何。

还有不随流俗处,秋毫无累损天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自嘲学问不多,担任郡守并非乐事多多。
亲笔书写回复,招待宾客听笙歌应酬。
一心专注却无人理解,两鬓斑白岁月催人老。
我还有不随波逐流的地方,绝不让一丝一毫的私欲损害天性。

注释

集贤:指学识渊博的人或学术机构。
文章少:学问不多。
为郡:担任郡守。
乐事多:乐事频繁。
书题:写信或题字。
亲笔砚:亲自用笔墨。
逢迎:迎接和应酬。
使客:使者或宾客。
一心:全心全意。
了了:清晰明白。
无人语:无人能理解。
两鬓萧萧:形容头发稀疏,年老的样子。
不随流俗:不随大流,特立独行。
秋毫无累:丝毫不受世俗牵累。
损天和:损害天性或自然和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戏书》,通过自嘲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生涯与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集贤自笑文章少”,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对自己才情的谦逊,同时也暗含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文章创作的执着。

“为郡谁言乐事多”则揭示出为官一方并非如常人想象的那样充满乐趣,而是责任重大,诗人以此表达对仕途的清醒认识。接下来,“报答书题亲笔砚,逢迎使客听笙歌”两句,描绘了公务之余,诗人亲自批阅公文,应对使者宾客的场景,虽然繁忙,但不失文雅。

“一心了了无人语,两鬓萧萧奈老何”两句,诗人感叹自己一心专注于政务,却鲜有人能理解,岁月无情,两鬓已现斑白,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无奈。最后,“还有不随流俗处,秋毫无累损天和”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世俗压力,也力求保持清白,不损害自己的本性和天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于事,情感深沉,体现了曾巩作为士大夫的道德操守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早起赴行香

枕前听尽小梅花,起见中庭月未斜。

微破宿云犹度雁,欲深烟柳已藏鸦。

井轳声急推寒玉,笼烛光繁秉绛纱。

行到市桥人语密,马头依约对朝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

窃食东州岁未期,蓬莱人问几时归。

凭阑到处临清泚,开阁终朝对翠微。

两印每闲军市静,双旌多偃送迎稀。

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江湖

江湖俗畏远,幽好自相宜。

沦迹异惊众,辞嚣如避时。

优游可以学,薇蕨易为私。

胡然弃回棹,霜雪有驱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池上即席送况之赴宣城

池上红深绿浅时,春风荡漾水逶迤。

南州鼓舞归慈惠,东观壶觞惜别离。

远岫烟云供醉眼,双溪鱼鸟付新诗。

陵阳岂是迟留地,趣驾追锋自有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