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歌(其三)

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

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三洲歌》之三,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诗中以“何来板桥湾,持底唤沽酒”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板桥湾处,有人手持酒具,呼唤着过往行人前来买酒。这种直接而朴实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两丛蒱锻镮,问侬取不取”,则进一步描绘了酒具的形态,以及卖酒人与潜在顾客之间的互动。这里的“蒱锻镮”可能是指酒器的装饰或形状,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酒文化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而“问侬取不取”的问句,则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受到卖酒人的热情与期待,同时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体验到那份淳朴的人际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片段,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社会文化的某些侧面。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襄阳蹋铜蹄(其一)

白马蹋铜蹄,着地铜蹄鸣。

往来大堤上,出入襄阳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襄阳蹋铜蹄(其二)

大马珂峨头,一步三舂锄。

借问马上儿,家在襄阳不。

形式: 乐府曲辞

襄阳蹋铜蹄(其三)

白马金络头,一步三駊騀。

便是马上郎,何尝不婀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哿]韵

襄阳蹋铜蹄(其四)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

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