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峰残日落,谁见寂寥心。
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
寒扉关雨气,风叶隐钟音。
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沉思的夜晚场景。西峰残日落,天色已暮,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寂寥和孤独之感。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静谧与冷清。
"谁见寂寥心"一句,可以看作是诗人自问,或者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这种寂寥之情。这里的“谁见”表达了一种寻找知音的渴望,但这个问题本身又带有一丝无奈和自嘲。
接着,“孤枕客眠久,两廊僧话深”,诗人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旅客,独自一人躺在枕上已经入睡许久。同时,在寺庙的两边走廊里,僧侣们进行着深入且悠长的对话。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孤独的夜晚安眠,另一方面则是僧侣们精神世界的交流和探讨。
"寒扉关雨气,风叶隐钟音"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寺庙的大门因为寒冷而紧闭,外面下着细雨,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格外封闭。而微弱的风吹过树叶间,却掩盖了钟声,这不仅是对环境的声音描述,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淡定。
最后,“此爱东楼望,仍期别夜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东楼所能提供的美好视野的喜爱,并且希望在未来的某个夜晚再次追寻这种体验。这不仅是对景色的眷恋,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状态的一种向往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寺庙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世界,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不详
小斋经暮雨,四面绝纤埃。
眠客闻风觉,飞虫入烛来。
夜凉书读遍,月正户全开。
住远稀相见,留连宿始回。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
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
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
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
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
馀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
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
水石致身闲自得,平云竹阁少炎蒸。
斋床几减供禽食,禅径寒通照像灯。
觅句当秋山落叶,临书近腊砚生冰。
行登总到诸山寺,坐听蝉声满四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