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仗下鸣曾惊众听,省中语不愿人传。
骚留屈子芳菲在,史视胡公粪土然。
士到后凋方见节,世除勇退别无仙。
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汤伯纪侍郎二首(其二)》。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文学创作上的自嘲。
“仗下鸣曾惊众听”,这里的“鸣”指的是琴声,诗人提到过往时光,他的琴艺曾经震惊四座,引起众人瞩目。接下来的“省中语不愿人传”,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某些深藏于心的话语并不愿意轻易流露,让世人得知。
“骚留屈子芳菲在”一句,借用古代文学家屈原和宋玉的名字,来形容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情感的丰富。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追求。
“史视胡公粪土然”则是用历史上的名臣胡广(字子厚)来比喻,对待人的态度要像他一样,看待世间功名如同粪土,不值一提,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脱。
“士到后凋方见节”表达的是只有到了最后关头,人们才能看清一个读书人的真正品格和节操。这里有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士人应有的品行标准。
“世除勇退别无仙”则是说在这个世道混浊的时代,只有勇于退隐,方能保持一身清净,不被尘俗所染。这里也隐含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超脱世俗追求自我精神境界的一种向往。
最后,“遥知洛下诸君子,应笑侬诗老放颠”则是说诗人虽然远离洛阳,但心中知道那边的朋友们应该会笑话他年纪大了,诗风也变得随意放旷。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文学创作生涯的一种自嘲。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文学、人生的深刻理解。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明主虚怀相受言,苛留不住去翩然。
久无疏傅还乡事,始觉甘槃遁野贤。
真个浮云轻富贵,元来平地有神仙。
两翁到老相追逐,君驾青牛我执鞭。
挽留天语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
倏去居然令国削,至清浑不怕州贫。
断无苞匪聊崇俭,才用蒲鞭亦害仁。
莫比寻常骑竹马,使君元结一流人。
故人握节守齐安,闻说边头事愈难。
赤手募丁修险隘,白头擐甲禦风寒。
半腰城甫包围毕,一把兵皆点摘残。
收得去年书在架,忆君灯下展来看。
几年病卧禅床上,一旦名标御札中。
收召东都无处士,记怜北谷有愚公。
依然晚景垂衰白,胜似天街踏软红。
多谢皋夔与周召,十分结裹后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