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其三)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翻译

她有千般娇媚,总是春风满面。
微笑中带着嗔怪,不要把她画入画卷。
被询问时默不作声,偷看你后眼神流转。
究竟该如何思念,画卷收起又展开。

注释

妖娆:形容女子美丽多姿。
宜:适宜,适合。
春风面:春风般的温柔容颜。
含笑:微笑。
和嗔:带着嗔怪的微笑。
丹青:中国画,这里指画像。
问著:询问的时候。
觑:偷看,斜眼看。
回盼:回头看。
底处:何处,怎么。
奈思量:无法停止思念。
卷了:把画卷起来。
重展:重新打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无咎的《生查子·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流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万物盛开的景象,"妖娆"一词形容春色之美,带有诱惑意味,而"春风面"则是比喻春日和煦的风为脸颊,给人以温暖与生机。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之情。"含笑"指的是春光中微妙的情感变化,而"和嗔"则是温柔与不满之间的复杂表情。"莫作丹青现"意味着不要让这种美好的瞬间变为画中的死板形象,要留在心头。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美景的沉醉和内心的感慨。"问著"是说观看之际,语言已无法表达那种美妙,而"觑了还回盼"则形容目光在美景间流连,不忍离去。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怀。"底处"指的是内心深处,而"奈思量"则是说无法抑制的思念。而"卷了还重展"则形容那种不断翻阅回味的行为,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这种景色情感上的沉醉与留恋,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验和欣赏。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白雪

檐收雨脚,云乍敛、依然又满长空。

纹蜡焰低,熏炉烬冷,寒衾拥尽重重。隔帘栊。

听撩乱、扑漉春虫。晓来见、玉楼珠殿,恍若在蟾宫。

长爱越水泛舟,蓝关立马,画图中。

怅望几多诗□,无句可形容。

谁与问、已经三白,忒是报年丰。

未应真个,情多老却天公。

形式: 词牌: 白雪

传言玉女(其二)王显之席上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算来都为,惜花人做恨。

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曲栏幽榭,乱红成阵。

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褪香销粉,问东君怎忍。

韶华过半,谩赢得、几场春困。厌厌空自,为花愁损。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其一)许永之以水仙、瑞香、黄香梅、幽兰同坐,名生四和,即席赋此

小院春长,整整绣帘低轴。异葩幽艳,满千瓶百斛。

珠钿翠佩,尘袜锦笼环簇。日烘风和,奈何芬馥。

凤髓龙津,觉从前、气味俗。夜阑人醉,引春葱兢□。

只愁飞去,暗与行云相逐。月娥好在,为歌新曲。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多丽.中秋

晚风清,淡云卷尽轻罗。

看银蟾、初离海上,万里碧汉澄波。

碾云衢、玉轮缓驾,照山影、宝镜新磨。

光彻庭除,寒生绮席,无聊清兴助吟哦。

共宴赏、明宵天气,晴晦又知他。

无眠处,衣濡湛露,目断明河。

念年来、青云失志,举头羞见嫦娥。

且高歌、细敲檀板,拚痛饮、频倒金荷。

断约他年,重挥大手,桂枝须斫最高柯。

恁时节、清光比似,今夕更应多。

功名事,到头须在,休用忙呵。

形式: 词牌: 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