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失吟

所失弥多所得微,中间赢得一歔欷。

人荣人悴乃常理,花谢花开何足追。

偶尔相逢却相别,乍然同喜又同悲。

只消照破都无事,何必区区更辩为。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失去的更多,得到的却微乎其微,期间只换来一声叹息。
人的荣辱兴衰本是常态,花开花落又怎能追寻。
偶然相遇却又匆匆分离,忽而欢喜忽而悲伤。
只要照亮真相一切便无事,何必琐碎地争论对错。

注释

所失:失去的东西。
弥多:非常多。
所得:得到的东西。
微:微小。
一歔欷:一声叹息。
人荣人悴:人的荣耀和困厄。
乃:就是。
常理:平常的道理。
花谢花开:花儿凋谢和开放。
何足追:不值得去追求。
相逢:相遇。
相别:分别。
乍然:突然。
只消:只需。
照破:揭示真相。
都无事:一切都没有问题。
何必:何必。
区区:琐碎。
更辩:再争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所失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得失的淡然态度。首句"所失弥多所得微"揭示了人生中失去的往往比得到的要多,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中间赢得一歔欷"中,承认了这种失落带来的感慨和领悟。

接下来两句"人荣人悴乃常理,花谢花开何足追"进一步阐述,人生中的兴衰起伏是常态,如同花开花谢,无需过分执着于追求。诗人认识到,快乐与悲伤的瞬间交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必过于追逐或哀叹。

"偶尔相逢却相别,乍然同喜又同悲"描绘了人际关系中的聚散离合,即使是偶然的相遇,也可能带来瞬间的欢愉或悲伤。最后,诗人以"只消照破都无事,何必区区更辩为"作结,主张看透世事,明白一切皆是过眼云烟,不必过于计较得失,显得豁达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邵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观,具有哲理性和深沉的内涵。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担折

禹士力生头,都知闲做弄。

直待担子折,恁待柴束重。

形式: 古风

林下五吟(其一)

真工造化岂容私,拙者为谋亦甚微。

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酽半醺时。

长年国里篮舁往,永熟乡中杖策归。

身似升平无一事,数茎髭白任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林下吟

林下一般奇,俗人那得知。

乍圆明月夜,才放好花枝。

美酒未斟满,佳宾莫放归。

世间优我辈,幸有这些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林下局事吟

闲人亦也有官守,官守一身四事有。

一事承晓露看花,一事迎晚风观柳。

一事对皓月吟诗,一事留佳宾饮酒。

从事于兹二十年,欲求同列谁能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