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丈人观

群峰垂碧光,下拥岷仙家。

神皇被金巾,坐领五帝衙。

威灵摄真境,俗语不敢哗。

精心叩殊庭,俯首仰紫华。

愿言凤罗盟,毕世驱尘邪。

循奉蕊珠戒,期之飞太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山峦披挂着碧绿的光芒,下方簇拥着神仙的居所岷山仙家。
神皇头戴金色头巾,高坐在五帝的宫殿中领导一切。
他的威严笼罩着神圣的领域,世俗的话语都不敢喧哗。
我虔诚地踏入特殊殿堂,低头仰望那紫色的祥云华彩。
我渴望与凤凰结盟,终身驱散尘世的邪恶。
遵循蕊珠仙戒的教诲,期待能羽化登仙,遨游在太霞之中。

注释

群峰:山峦。
垂:披挂。
碧光:碧绿的光芒。
岷仙家:岷山仙家。
神皇:神话中的帝王。
金巾:金色头巾。
坐领:高坐领导。
真境:神圣领域。
俗语:世俗话语。
哗:喧哗。
殊庭:特殊殿堂。
紫华:紫色祥云。
凤罗盟:凤凰结盟。
毕世:终身。
尘邪:尘世邪恶。
循奉:遵循。
蕊珠戒:蕊珠仙戒。
飞太霞:遨游太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开篇“群峰垂碧光”即刻画出一派清幽的山光,而“下拥岷仙家”则是对仙家所在之地的生动描绘。“神皇被金巾”、“坐领五帝衙”两句,更是将仙界与人间的权威结合,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达到至高无上的向往。

中间几句“威灵摄真境,俗语不敢哗。精心叩殊庭,俯首仰紫华”表达了一种敬畏之情和对仙界的追求,而“愿言凤罗盟,毕世驱尘邪”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纯洁精神世界的渴望,以及对于世俗尘埃的排斥。

最后,“循奉蕊珠戒,期之飞太霞”两句,不仅是对仙家法戒的遵守,也是对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一种誓言和愿景。整首诗通过对青城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鸣玉亭筹笔之南

层崖高百尺,亭即层崖下。

飞泉若环佩,万缕当檐泻。

坐可脱赤热,听宜彻清夜。

亭前树肤剥,为系行人马。

形式: 古风

临高台

临高台,望故乡。地千里,天一方。极目外,空茫茫。

孤云飞,不我将。安得羽翼西南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亭前高柏

石田硗硗地力燥,谁种双柏已高大。

长材夭矫堪巨栋,老顶萦纡若层盖。

雪下孔翠寒不起,风中笙簧清可爱。

菟丝幸好求女萝,莫倚纤柔欲无赖。

形式: 古风

城南江馆

汉江之北涯,轩宇颇高爽。

西南正空阔,时此托遐想。

谁家有竹石,更可悦新赏。

待学袁悯孙,乘兴欲直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